只不過今天隊友的命中率一般,讓馬刺隊一直咬住比分,好在最後時刻陸餘接管了比賽。

二年級小將帕克13投6中,三分球7中1,得到13分9助攻,資料也還不錯,但他在三分線外的表現太爛了。

馬刺比帕克表現更差的是得分後衛布倫特·巴里,三分球9投1中,全場15投3中,加罰球得了12分4籃板。

如果不採取包夾,太陽球員防不住鄧肯,就像馬刺必須包夾陸餘一樣。

鄧肯同樣出戰44分鐘,18投14中,罰球9中7,得到35分21籃板8助攻2搶斷4蓋帽。要不是馬刺三分球26中3,太陽肯定贏不了。

外線隊友隨便投進幾個空位三分,鄧肯不會被頻繁包夾,應該能打出40+20+10的恐怖三雙,足以記入史冊。

鄧肯的技術全是內線常規動作,基本功非常紮實,左右兩側面框、背身都能單打,對手不包夾,他得分效率超高。

奧尼爾只服兩個人,一個是哈基姆奧拉朱旺,另一個就是蒂姆鄧肯。球隊較量時,他們基本都是一對一單防。在陸餘前世,鄧肯的巔峰更長一些,奧尼爾的巔峰更耀眼一些,兩個人實力基本是持平的,誰也防不住誰。

但是讓鄧肯來說,他肯定說自己防不住奧尼爾。

就像這場比賽,他根本防不住陸餘一樣。

鄧肯不敢和奧尼爾對位,打奧尼爾就是大前鋒,打其他隊就是中鋒。生涯65%左右的時間都是C位,明明是中鋒偏要說自己是大前鋒!

奧尼爾最怕的是擋拆體系,98年被猶他雙雄橫掃就說明了一切,其實那個時候的奧尼爾已經妥妥的巔峰了。

後來等到2000年,科比成熟了,戰術有了更多選擇,才讓人感覺湖人的強大。坦誠地講,其實世紀初的三連冠,湖人能從西部殺出,最重要的不是鯊魚,而是科比,擋拆體系最怕中投準能打硬仗的,而那時的科比最擅長。

大部分賽季奧尼爾比鄧肯強,鄧肯遠沒有奧尼爾籃下那麼有統治力,而且馬刺隊一直都有個好教練,也一直是強隊,雖然鄧肯個人榮譽這塊強奧尼爾一點,但是真正場上統治力奧尼爾更強,聯盟多次因他修改規則就可以看出奧尼爾多厲害了。

20002005年這幾年奧尼爾和鄧肯的比賽陸餘看了很多。

就20002002這三年來說,奧尼爾的得分能力太炸裂了,陸餘不認為有任何人能防守得住,張伯倫來了不行,拉塞爾來了也不行,那叫一個震撼!

實事求是地說,即使鄧肯不打團隊籃球,他的得分炸裂能力也不能跟奧尼爾比;除此以外,鄧肯稍強於奧尼爾。

這麼說吧,鄧肯主要在於技術能力更強,奧尼爾強在內線噸位和爆發力。

這兩個都屬於內線,但是鄧肯的位置主要偏向大前鋒,活動範圍更大一些!內打內,奧尼爾更強,中距離技術投籃能力鄧肯更強。

奧尼爾和鄧肯不是一種型別,比較太累!籃球分兩種,一種是巨星籃球,一種是整體籃球!

兩人都是巨星身份,

但是鄧肯顯然是體系軸心般的存在!

奧尼爾依仗個人的身體優勢清晰地打著個人烙印的巨星籃球。

兩種流派的分岔路也就是,2014年已經38歲的鄧肯依然是馬刺那套體系的軸心,還能讓球隊流暢運作。

而38歲的奧尼爾,退化成什麼樣子了?

但是現在有人提出一個觀點,就是陸餘很像是鄧肯和奧尼爾的結合體!

陸餘有點懵,我怎麼可能像奧內容那個大塊頭。

我明明是打後衛的好嗎?

沒看見夏天的時候,我在國家隊,打的還是得分後衛嗎?

休息一天,太陽主場115比84狂勝國王,接連壓制了兩個西部重要競爭對手。

馬里昂發飆18投11中,三分球5中3,罰球2中2,得到27分11籃板4搶斷2蓋帽。

陸餘手感糟糕,三分球6中1,但靠著突破也有22分8助攻3搶斷進賬。

國王隊沒有了韋伯,也沒有了迪瓦茨,拿什麼去抗衡太陽隊的陸餘,也就是陸餘這場比賽狀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