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比賽,所有人的心都懸了起來。

小牛隊拼了命的想在第四節開始就拉開比分,可惜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雙方的比分依然犬牙交錯。

比分一直僵持到了最後三分鐘。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是陸餘的收割是假了。

太陽安排陸餘在外線持球,其他人拉開等機會接球出手,只要陸餘不遭遇夾擊就不傳球,小牛安排的戰術是諾維斯基在內線單打哈斯勒姆,吸引夾擊再傳球。

三個回合,陸餘投中兩個三分,一記中距離,直接把小牛的丹皮爾打的吐血,甚至在第四回合,衝進內線的陸餘造成丹皮爾六犯離場。

諾維斯基單打哈斯勒姆,兩投一中,傳的兩個球也被隊友投偏了。

哈斯勒姆能在關鍵時刻防住諾維斯基並不奇怪,如果說一場比賽下來,他防不住諾維斯基,很正常,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到了拼刺刀,血染紅了眼的時候,他的力量和移動速度都能跟的上諾維斯基,對諾維斯基的干擾也更嚴重。

除非諾維斯基手感爆棚。

如果諾維斯基真的爆種,還有陸餘呢,陸餘隨便上去夾擊兩次,諾維斯基就蔫了。

諾維斯基雖然比哈斯勒姆高,但是他習慣面框攻擊,還沒有練成金雞獨立,缺點太過棉線。

諾維斯基如果打擋拆,就要面對陸餘的換防,面對陸餘更沒有把握。

結果他沒打擋拆,陸餘開始打了,擋拆之後變向過掉諾維斯基,在內線協防上來之前分球給理查德森,理查德森三分出手命中,殺死比賽。

太陽最終127比109獲勝,擊敗聯盟最後一個有威脅的球隊。

陸餘出戰32分鐘,砍下42分13個籃板14次助攻,又是一個大號三雙資料,現在陸餘拿這種資料已經司空見慣了,球迷看不到陸餘拿三雙,反而會奇怪。

諾維斯基出戰40分鐘,得到37分11個籃板6次助攻。

如果小牛贏了,諾維斯基可以憑藉這個資料小牛一把,可是輸了比賽,再好看的資料,只能淪為空砍。

諾維斯基不想贏嗎?

他也想啊,要不然也不會拼了命的得分,可是當他看見隊友的資料時,才發現,自己得分是高了,可對隊友的串聯似乎並不好。

可是,老子又不是陸餘,哪能做到像他那樣面面俱到啊。

賽後陸餘成了媒體焦點,現在他是公認的聯盟第一人。

網上很多球迷認為他已經超越了喬丹,只不過進入聯盟的時間短,如果把時間線往後拉上十年,陸餘肯定已經超過了喬丹的歷史地位,要知道,喬丹進入聯盟的前幾年,可是被打的很慘啊。

當然,不能說喬丹不厲害。

只能說當時的公牛隊不厲害。

僅僅在新秀賽季,喬丹就已經展現了超強的得分能力,而且喬丹當時可以場均貢獻28.2分6.5個籃板5.9次助攻以及2.4次搶斷,甚至喬丹也憑藉著這個豪華資料榮膺了當季的最佳新秀。

&nvp卻是凱爾特人隊的領袖拉里伯德,而他的資料為28.7分10.5個籃板6.6次助攻1.6次搶斷和1.2個蓋帽,我們其實乍一看伯德似乎與新秀喬丹的資料沒什麼跨檔次的區別,

&nvp呢?

&nvp往往並不是只看個人資料的,而是更多的是看球隊戰績、以及球員帶隊能力。

要不然像張伯倫那樣職業生涯前9個賽季都是30加20的資料,那麼不得拿9個mvp。

而奧斯卡羅伯特森他的新秀賽季也是30.5分10.1助攻9.7籃板,這樣更加全面豪華的資料。

但是畢竟nba從來不缺得分高手,而且也不缺全面型球星。

雖然說喬丹新秀賽季表現出色,但是球隊當時整體實力不夠,因為喬丹是在1984年加入nba,所以說公牛隊那時候的實力還不夠。

在1983到84賽季,當時的公牛隻有25勝55負,甚至只是排名在東部第10,倒數第二的位置,因為那時東部只有11支球隊。

而在喬丹加盟後,他的新秀賽季就成為球隊得分王,甚至場均砍下28.2分6.5籃板5.9助攻。

之後賽季公牛戰績上升到了38勝44負,甚至排名東部第7,於是隊伍也殺入季後賽,但是在季後賽被雄鹿3:1戰勝。而且當時的雄鹿有特里卡明斯、西德尼蒙克利夫、保羅普來西等球星。

在喬丹新秀季後賽的4場比賽,當時他的資料升級為場均29.3分5.8籃板8.5助攻。

而當時的凱爾特人的戰績是63勝19負,我們反觀公牛的戰績是38勝44負,所以說其實雙方的差距一目瞭然不管什麼時候,球隊的戰績都是獎項的重要加分項。

&nvp實至名歸。

其實不管是個人資料或者是球隊戰績,伯德都是要優於喬丹的。

雖然在喬丹的處子賽季他的表現非常出色,但是畢竟碰上的還是伯德,因此喬丹沒能夠拿下常規賽mvp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