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餘前世,鮑文傷人無數。

鮑文身高2.01米,在外線球員中,身高還可以,在面對後衛時,鮑文會利用自己的身高優勢,罩住對手,讓對手的視野受限,在傳球路上先干擾對手接球,在對手沒接到球時,就和對手進行很強的對抗,這種對抗包括軀體的碰撞,用胳膊推搡,還包括一些小動作。

雷阿倫曾言:鮑文把我全身每一處都摸遍了。

當實在防不住的時候,就開始使用一些陰招了,比如在對方起跳後,將自己的腳放在對方的腳下,讓對手不敢繼續肆無忌憚的進行跳投。

陸餘前世NBA的防守動作比較大,裁判吹的比較寬鬆,球員們都會有些都大動作,而鮑文墊腳不是偶爾的,是經常的,卡特就是鮑文墊腳的受害者之一。

他被鮑文墊腳三次,一次被墊腳後,倒地很久沒起來,第二次被墊腳,卡特的腳直接90度扭曲,第三次被墊腳,卡特有了防備,他在腳被勾住時,順勢倒地,沒有造成很大的傷害,但這個動作仍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卡特要不做防備,他的膝蓋可能就會受傷了,因此,卡特在起身後,追著鮑文打,被裁判罰出去了。

陸餘自然不願意追著鮑文打,更不願意被罰出去。

在自己沒想好解決辦法的時候,沒想到阿泰斯特卻想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直接把鮑文給墊腳抬出去了。

只能說傻子的腦回路和正常人不同,傻子辦事更直接,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不講人情世故,直擊對手要害。

這樣一來,馬刺隊其他人也不敢搞這種小動作了。

他們都知道鮑文是因為搞小動作被報復了,而報復他的是個二愣子,膽小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又傻又楞的,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

次節馬刺派上吉諾比利帶著一眾替補,其中只有羅賓遜一個首發。

但是等他們一上場之後發現,公牛隊瘋了還是陸餘瘋了,為什麼不讓陸餘這個核心下去恢復體力?

和陸餘一起上場的是組織後衛特倫頓·哈塞爾,得分後衛賈馬爾·克勞福德,大前鋒卡洛斯·布澤爾,中鋒泰森·錢德勒。

按道理說留兩名主力一內一外在場上是正常的,馬刺隊也留下一個海軍上將在場上保持局面。

但是罕有把球隊核心一直放在場上的,除非是……波波維奇心理暗喜,沒想到機會來了,原本還想讓鮑文把陸餘送回家,結果鮑文失敗了,波波維奇還以為自己這輪系列賽就交代在這了,再也沒有機會了。

沒想到公牛隊的主教練腦子不清楚,居然為了穩妥起見,準備死操主力,這種把核心球員當牛馬用的方法可能一場比賽有用,但是對於總決賽這種強度的比賽來說,一連四場,賽程又密集的情況下,對球員的身體素質是個極大的負擔。

不說其他的,就說肌肉痠痛問題,這樣高強度下,隔一天一場比賽,體力能扛得住,肌肉也扛不住這樣的拉扯。

這個時候的總決賽還是隔一天一場,不像陸餘前世為了球員的身體考慮,改成隔兩天一場。

所以這個時期的總決賽,賽程更加密集。

波波維奇哪裡知道,他遇上的陸餘其實是個掛逼,陸餘的雷之呼吸法讓他可以無視肌肉痠痛的問題,風之呼吸法又給他保留了充足的體力。

卡特賴特這邊將米勒換下來休息,因為米勒體重增重後,體力明顯不如從前,休息一下,能保證後半段更有效率。

這套陣容放在場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陸餘不斷的進攻,進攻,進攻!

比賽開始後,馬刺隊還是不停的磨陣地進攻,公牛卻變成了炮轟戰術,只要對方不進,搶下籃板就立刻發動反擊。

公牛的後場球員一旦跑起來,馬刺隊的內線就沒辦法落入陣地,沒等羅賓遜跑回來,這邊進攻已經結束了。

防守陸餘的也變成了吉諾比利,陸餘開始發威,連續單打吉諾比利得分。

吉諾比利的防守其實沒有想象中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