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結果,我可能太過認真了……【第一更,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1997年,姚明受邀參加了鉤子舉辦的籃球夏令營。在1998年,又被鉤子邀請參加了鉤子舉辦的美國高中生聯賽,一連串的合作彼此非常愉快。
姚明出色的表現與快速的成長,讓鉤子看到了姚明的巨大價值,在1999年兩方經過了蜜月期後,鉤子正式給姚明提供了合作合同,4年20萬美金,從當時的價值以及姚明的知名度來說,還算不錯,畢竟一年將近40萬人民幣,在1999年100塊錢還是非常值錢的年代,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陸餘不著急,放長線釣大魚。
他也沒有一定要讓姚明簽約國產品牌的想法,一來自己的影響力比現在姚明的影響力更大,二來中鋒的球鞋其實並不那麼好賣。
90年代,各大品牌開始衝擊nba的球鞋市場,喬丹、哈達威、奧尼爾等球星都被各大品牌收入名下,但當時的第一中鋒奧拉朱旺竟然投靠了斯伯丁這個本業是做籃球的品牌,可以說為中鋒賣鞋開了個壞頭。
在他生涯後期的這幾年裡,球鞋銷量十分慘淡,可見當時奧拉朱旺的號召力。
接替奧拉朱旺位置的奧尼爾,倒是在銳步旗下搞出了不少噱頭。reebok shaqnosis,這款被中國鞋友稱為“年輪”的球鞋,在世紀之交也算是收穫了一批擁躉。
但這些在當時nike的alpha project以及喬丹二次復出引起的潮流中,仍然是小打小鬧。
鯊魚也並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成功。
至於陸餘前世的姚明在銳步旗下的發展也並不理想。
高昂的售價,並沒有特別風靡的球鞋文化,讓中國人沒辦法傾力支援姚明代言的球鞋。
現在簽約姚明,除了能提高公司一部分市值,在銷量上對於國產品牌的增長並沒有太大幫助。
而姚明因為買斷費用,還欠著一屁股賬,姚明肯定是想多賺一點錢。
這個時候作為經紀公司,首先要考慮球員的想法,經紀公司是為球員服務的,球員才是主體。
球鞋的代言可以先放一放。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將姚明和大鯊魚隊之間的關係給了斷乾淨。
大鯊魚隊無非是錢的事情,好搞定。
其實若不是去年的大鯊魚隊漫天要價,也不會給陸餘機會拿下姚明。
去年年的時候,時任奇才副總裁希金斯專程來到上海觀看姚明的比賽。
在考察之後,希金斯告訴身邊的陪同人員,如果姚明報名選秀,擁有狀元籤的奇才肯定選他。
然而,姚明在那一年沒有參選,直接起因是大鯊魚隊開出瞭如今看來匪夷所思的條件,包括大姚要交出三分之二的收入,3000萬美元買斷費,選中他的球隊要用同水平的球員交換,還要派出教練幫助大鯊魚隊建設隊伍,另外對nba也有要求,包括給大鯊魚隊修建球館和籃球學校等。
nba是來選秀,又不是來扶貧?
這才有了陸餘先進nba,並且背靠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的事情,而陸餘依靠這部分財力,才在被禁賽那幾天回到國內簽下了姚明。
只能說一切都是巧合。
上海隊搞定了,姚明接下來就要搞定nba。
根據選秀流程,姚明要去美國試訓,陸餘瞭解了一下,對他感興趣的球隊包括勇士、尼克斯和公牛等,跨越美國東西海岸,而姚明由於有國家隊的比賽任務,赴美試訓的時間很短,根本不可能完成橫跨美國的旅行。
姚明雖然可以不向籃協做出保證,但是今年的世錦賽想不打卻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