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後,比賽繼續,但是已經沒有球迷關注比賽結果了。

陸餘和易建聯也無法看比賽了,因為他們身邊像是炸了鍋一樣,如果不是保安在一旁維持秩序,估計現場的混亂還要持續半個小時。

陸餘被保安邀請到了最前排,就在大鯊魚隊替補席的後面。

葉天厚著臉皮也跟過來, 坐在一旁也有幾分不好意思,他看得出來陸餘和易建聯本來就是不想讓別人認出來,結果被自己一嗓子,喊得全場觀眾都圍了過來。

他有點好奇的看著陸餘,陸餘的官方年齡和葉天差不多大,都是82年的人, 兩個同齡人看起來,陸餘明顯就成熟許多。

“真不好意思,我也是嚇到了才喊了出來,給您添這麼大一麻煩。”葉天尷尬的說道。

陸餘笑了笑:“沒事。”

“我能冒昧的問一句,你們NBA球員會去打街球嗎?”葉天壯著膽子問道。

陸餘點點頭:“休賽期的時候可以。”

“那太好了,我和幾個哥們準備弄一球隊,街球,屬於中國的街球,希望您有機會可以來支援我們。”

“好的,如果我有時間,我一定來。”

陸餘還給葉天留了史努比的電話,讓他有事情可以聯絡他的經紀人。

明年的葉天應該會和吳悠他們創辦CL,這是中國街球的元年,陸餘也很樂意看到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籃球這項運動。

光靠職業球員去推廣籃球,還是太過艱難了。

都說中國籃球人口基數好幾億, 趕歐超美理論上應該很簡單,但是真正能接受系統訓練,有機會把職業作為目標的人卻能有多少?

很少, 很少。

能把職業作為目標的青少年,要麼是體制內出身,就是出自CBA球隊或者省市體育局下的青年隊, 要麼是來自國內各個水平層次聯賽的籃球運動員。

而對於絕大多數籃球愛好者來說,職業之路遙不可及,籃球在他們眼裡,僅僅是個愛好而已。

長此以往,喜歡籃球的人,喜歡籃球的普通人,就會越來越少。

那麼就要讓普通愛好者能打上自己喜歡的比賽,這就是街球。

街球運動對於籃球的推廣,有著很多好處,尤其是在普通籃球愛好者中,會吸引更多的球迷去熱愛這項運動。

只有喜歡這項運動的球迷越來越多,量變才會引起質變,才會衍生出國內籃球變革的幾條岔路口。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體教結合。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校的不確定性在父母眼裡愈發的嚴重,咱們中國人最講究務實,在他們眼裡如果不是讀書是在差到不行, 打籃球真的不如踏踏實實上學, 畢竟教育在成長過程中不容缺失, 這無疑讓人才不經意間流失了一部分。”

“上學重要嗎?當然重要, 看看我們需要幫助的運動員,他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失了教育的機會,才會導致他們生活上的不如意。”

“但是學生一定要成為運動員嗎?籃球的體教結合能夠培養出一批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嗎?這些籃球運動員對中國籃球趕歐超美有用嗎?”

“答案是……”陸餘頓了頓,眼睛裡露出堅定的目光:“否定的!”

陸餘的話讓和他討論到體教結合的葉天有點懵。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和陸餘討論到這麼高深的問題,可是他又想從陸餘口中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見解。

按照陸餘的說法,讓更多人喜歡上籃球,可以促進國內籃球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