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轉播的大螢幕上不斷回放著陸餘絕殺的慢鏡頭。

孫一平苦笑道:“我簡直不敢相信,陸餘在進球前彷彿已經知道這球會進一樣,要知道他面對的可是邁克爾·喬丹,籃球之神喬丹啊!”

張衛平感嘆道:“陸餘拿下一場30+的得分,都不如他這最後一球來的重要,就像孫老師之前說的那樣,陸餘完全不像是一個新秀, 我覺得他可以鎖定本賽季最佳新秀,他有著一顆大心臟。”

孫一平說道:“中國男籃的後衛線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後衛,真是期待陸餘加入中國男籃的那一刻。”

這邊央視的轉播結束了,那邊陸餘和教練還要參加賽後的媒體採訪。

新聞採訪時來了很多記者。

奇才隊先接受了採訪。

道格·柯林斯將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球隊輸球是我的責任,邁克爾已經38歲了,他在最後時刻體力不足, 在被對手擋拆換防之後,我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夾擊。”

不是他不選擇夾擊,而是驕傲如喬丹, 在被單打的時候,肯定也會拒絕隊友的協助。

他可沒有陸餘這麼厚臉皮。

記者問:“你怎麼評價陸餘?”

柯林斯嘆道:“去年的時候,我和比爾一起解說過陸餘的NCAA比賽,那個時候他就展現了他的大心臟,到了NBA賽場,他依然保持著大學時候的本色,他很優秀,優秀的讓我嫉妒比爾。”

有記者問了個敏感的問題:“奇才隊今年手握狀元籤,你們會為錯過陸餘而感到遺憾嗎?”

這個問題讓坐在一旁的喬丹臉色很不好。

奇才隊選擇誇梅·布朗是他的選擇,而今天誇梅·布朗只打了十一分鐘,資料方面更是和陸餘沒法比,更不用說對球隊的作用了。

喬丹當然遺憾, 如果選的是陸餘, 他有信心這個賽季能夠打進季後賽, 陸餘打組織後衛, 漢密爾頓得分後衛,自己打小前鋒, 這樣的進攻火力,試問聯盟哪個後場能媲美。

但是他不會承認自己的遺憾,否則媒體就會把這一切都怪罪到自己的頭上。

“不會,球隊選擇球員是雙向選擇,當時我們對陸餘進行了邀請,但是很遺憾,陸餘沒有來,我們因此覺得就算我們選來陸餘,他也不會為我們打球,這樣的例子聯盟中不是沒有出現過。”邁克爾·喬丹回答。

喬丹說的這種情況,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弗朗西斯了。

作為1999年選秀大會的榜眼秀,弗朗西斯公開表態拒絕加盟灰熊。他給出的原因也很簡單:溫哥華離我家鄉馬里蘭太遠了,他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

那年的灰熊還不在孟菲斯,而是在遙遠楓葉國的溫哥華。

可憐的灰熊管理層無奈之下只能把他交易到火箭,這才有了後來火箭球迷熟悉的弗老大。

另外一個比較出名的就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威爾金斯的情況比較特殊,1982年爵士第三順位選中了他,但是爵士正好遭遇財政危機,無法給出威爾金斯滿意的薪水。

當時新秀工資是自由商定的,沒有具體限制,

於是威爾金斯拒絕為爵士效力,要求球隊將自己交易。

沒辦法, 爵士只能把威爾金斯交易到老鷹!

職業生涯威爾金斯生涯場均24.8分6.7籃板2.5助攻!

爵士血虧!

喬丹沒有評價陸餘,簡單的說了一下:“這就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我已經在向前看了,我希望季後賽能碰到公牛隊。”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