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郅之所以被封殺。

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沒有給足籃協面子。

當然這其中也有王非的事兒。

2002年的四月,剛剛在NBA打了一個完整賽季的王治郅順理成章地入選了備戰02年世錦賽的中國國家隊。

當時王治郅由於跟小牛隊的合同已經到期,於是向籃協提出想留在美國參加NBA夏季聯賽以謀求一份合同,在7月份再歸隊。

其實當時籃管中心當時是默許了的,

當時在國家隊集訓的時候,有一個叫江偉德的記者在採訪國家隊主教練王非的時候問道:“王治郅怎麼還沒有回來?是籃協允許的嗎?”

但是籃管中心只是默許,並沒有書面材料,

所以王非回答道:“王治郅沒有回來是沒有經過籃協同意的。”

或許是因為兩人之間沒有溝通好。

要是換做陸餘,像今天這樣給王非提前打個預防針,理由能編出一大推。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那個還不是很開放的年代,

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王治郅旅美不歸的事件,甚至有些媒體用上了“叛逃”的字眼。

要知道,當時巴特爾也在NBA打球,當時並沒有參加那一年的夏季聯賽,而是直接回國參加了國家隊的集訓。

當時姚明已經以狀元的身份被火箭隊選中,而且一批80後小將已經引起了美國球隊的注意,很有可能再2003年參加NBA的選秀。

籃協是不可能承認默許了王治郅的行為,所以籃協始終沒有站出來說話,勢態開始變得失控了。

2002年8月,中國男籃抵達奧克蘭,備戰世錦賽。

王治郅驅車五小時趕到中國國家隊的駐地,希望歸隊合練,遭到拒絕。

2002年10月,籃協在釜山亞運會期間宣佈將王治郅開除國家隊。

當然,王治郅被開除還受到了中國男籃兵敗世錦賽和釜山亞運會的影響。

這兩個簡直是莫須有的罪名。

中國男籃有姚明壓陣還兵敗釜山,只能怪中國男籃發揮不好,或者說運氣不佳,關王治郅屁事?

釜山如果有王治郅,中國男籃自然不會兵敗。

可是,連釜山亞運會之前的世錦賽你都不讓王治郅參加,又怎麼奢望王治郅參加釜山亞運會呢?

中國男籃先輸世錦賽,再輸亞運會,都不能把賬算到王治郅頭上。

將王治郅開除出國家隊的決定,其實是在中國男籃兵敗釜山後作出的。

其目的,就是因為世錦賽的失利和亞運會的兵敗,遷怒於王治郅,把王治郅作為替罪羊。

當然,其中還有王治郅那個傻子經紀人的功勞。

說一千道一萬,不善溝通的王治郅,死要面子的籃協,最終促成了這件影響中國男籃命運的悲劇發生。

陸餘必須要爭取到這次特權。

一是為了自己,自己不可能每個休賽期都去打國家隊的比賽,即便自己身體足夠耐操,但是那些低水平的比賽毫無意義。

就連對呼吸法都不一定有丁點提升作用。

二是為了給後來者鋪路,有自己在前面淌水過河,後面的球員有樣學樣,說不定能保住王治郅,甚至能夠延長姚明的職業生涯。

包括那些因為王治郅被封殺而影響的球員,也不會因此失去進入NBA的機會。

比如薛玉洋、莫科、唐正東……

前提是,把面子給籃協留足了。

如果籃協這次沒有阻止央視的轉播給陸餘這個下馬威,陸餘或許會參加今年的亞錦賽,畢竟和黎巴嫩的那場比賽他還挺感興趣。

但是現在,他不打算去了,他要為自己,為以後的中國男籃,留下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