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的經驗,鄭浩明白,剛才做的夢,很可能又是預知夢!

他跳下床,麻利的穿好衣服。來到房門處,輕輕推門,探頭觀望。

走廊裡靜謐而祥和。

再凝神掃視對面的宿舍。

眾人皆已入眠。

他輕輕關上門,轉身回到床邊,緩緩坐下。

摸著尚有餘溫的床鋪,他閉上雙眼,陷入沉思。

迄今為止,預知夢總計出現過兩次。這是第三次。

第一次,預示了自己遭孫歐“背刺”一事。

第二次,預示了成瑞奕入侵研究所一事。

也正是在第二次預知的事件發生後,也就是成瑞奕入侵研究所之後,鄭浩才察覺到預知夢的“預知”效果。

當時,他仔細回想過第二次預知夢的細節。回想起來,早在夢中,他就聽到過一聲慘叫。那聲慘叫,很可能是在預示著,將會有人被害。

現實證明了確有此事,被害的人是劉慧蘭。

想明白其中的關係之後,他略微感到自責。

如果他早一點察覺那是預知夢,提前做好準備,或許劉慧蘭就不會死。

自那之後,鄭浩開始特意留心預知夢,等待其下一次出現。

直到今晚,終於讓他等到了。這一次,他下定決心,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謹慎,來對待夢的內容,不能有半點大意!

此時,他的大腦高速運轉,比對、分析著預知夢的每一處細節。

首先,將三次預知夢放在一起比對。

第一次,預見了第二天發生的事。從做夢到事件發生,不超過12小時。

第二次,預見了兩天後發生的事。做夢到事件發生,大於48小時。

預知到發生的時間跨度增加了。而且,夢境內容方面,也是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具象。

不難推斷,如果把預知夢當作一種能力,那麼這種能力正在逐漸成長。

根據前兩次的時間跨度推測,這次預知的內容,可能是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

之所以敢這樣斷言,也源於夢境中的一個重要詞語。

臨淵城。

那個面容模糊的人,提到過這個詞。

提到臨淵城,自然會讓人想起臨淵市。

晨銘市隸屬東南行省。而東南行省的省城,就是臨淵市。

鄭浩睜開眼睛,遙望東南。

距晨銘市280公里的臨淵市,是一座高度繁華的沿海城市,常住人口1500餘萬,城區面積是晨銘市的五倍以上。

最重要的是,臨淵市附近,就是東南行省的駐軍地。

災變伊始的時候,他還每天盼望著救援。

現實告訴他,救援不會來了。這也讓他認識到,這場災變必然席捲全球,並且徹底摧毀了人類文明原有的架構。

但是,他始終認為,文明不會徹底消亡。當人們從災變的衝擊中緩過勁,必然會在廢土之上,重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