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次研究(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經過反覆盤算,他越來越覺得,能瞬間導致災變爆發的細菌或病毒,根本就不存在!
原因很簡單,病原體傳播需要時間。
如果是某種病原體造就了喪屍,那麼早在災變爆發以前,就該有大規模患病的報道了。
因此,鄭浩愈發覺得,災變爆發的背後,是某種超然力量在作祟。
自己災變當晚昏迷前,曾聽到一聲詭異的蜂鳴。
排除辦公室附近,一切可能發出異響的東西后,鄭浩認為那道蜂鳴可能就是元兇。
然而,詢問來到研究所的幾人,得到的答案卻是他們那晚沒有昏迷,也沒有聽到怪聲。
所以這個猜想暫時無法印證。
鄭浩搖搖頭,不再猜疑,屏息凝神操作電鏡。
操作過程漫長且枯燥。
不知不覺間,他又在實驗室待到深夜。
得出研究結果後,鄭浩睡意全無。
首先是觀察喪屍腦脊液的結果。
結論不變,除了在細胞中再次發現“純黑細胞器”以外,沒有找到任何特殊的細菌或病毒!
那麼,喪屍的感染性從何而來?
帶著這個疑問,鄭浩繼續增加放大倍數,直到看清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
結果發現,喪屍細胞的染色體處於一種非常奇妙的狀態。
看到這種狀態,鄭浩不由想起之前困擾自己的論文課題。
課題是:遺傳物質演化對生物進化的影響。
由於此前專攻遺傳物質這方面,鄭浩推斷,喪屍的染色體處於一種不穩定狀態。
這種狀態下,變異會發生的更加頻繁。
鄭浩想起這些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進化,產生一個驚悚的猜想:自己的遺傳物質,會不會也變得和喪屍一樣了,所以才會接連進化?
他一刻不停的抽血,制樣,觀察自己血液中的白細胞。
觀察結果緩解了他的擔憂。
自己的染色體確實與常人不同,但也與喪屍不同。
更像是介於兩者之間,比常人的更加活躍,但也沒有喪屍的那麼不穩定。
鄭浩不禁猜想,難道就是染色體穩定程度的不同,導致自己和喪屍,一個是有序進化,一個是無序變異?
為了進一步研究喪屍感染的機制,鄭浩中途專門去找了王鵬程,以科研為名抽了他一管血。
鄭浩把自己的血液樣本,王鵬程的血液樣本,分別與喪屍腦脊液混合,最後觀察。
這一對比,結果就出來了。
接觸喪屍腦脊液後,王鵬程的血液很快被徹底同化,再也觀察不到染色體正常的細胞!
而自己的血液與喪屍腦脊液混合,卻遲遲不見變化,最後仍保持本來的狀態!
這同時說明了兩件事。
其一,喪屍感染的方式是一種聞所未聞的“遺傳物質同化”。
其二,面對與常人形態不同的,自己的遺傳物質,喪屍的感染機制無計可施!
當然,由於樣本過少,只能判斷普通喪屍的感染機制如此。
隨著喪屍繼續進化,這個結論可能不再適用。
但起碼可以確定一件事,自己免疫普通喪屍的感染!
喪屍最大的威脅——感染性,對自己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