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區荒蕪而空曠。

鄭浩握著儀刀刀鞘,踏上雜草叢生的道路,走向破敗不堪的服務區主樓。

印著餐廳、超市、WC字樣的標牌被塵埃模糊,本色難辨;櫥窗玻璃粘著放射狀的乾涸血跡,屋內景象支離破碎,看不真切。

路邊草叢裡,躺著一隻毛色灰敗的死鳥。超市入口前,坐著一具只剩半個腦袋的喪屍屍體。

走到超市門前,推開半掩的玻璃門,門上風鈴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

暖暖的夕陽照進不大的超市,將空中飛舞的灰塵照得金光熠熠。

他掃了一眼佈滿凌亂鞋印的地面,心道果然。

這座服務區,早就被數波倖存者光顧過了。

選擇遠行的人,可能遠比他想象的要多。

這與他分析得到的結論,基本八九不離十。

在離開晨銘市之前,鄭浩構建過一個數學模型,試圖分析,災變爆發後,對於倖存者來說,哪些區域相對安全,哪些區域又相對危險。

影響因素包括喪屍、喪屍獸、進化獸、食物獲取難度、自然條件優劣等等。

後來,他知曉了進化植物的存在,從而進一步完善了這個數學模型。

根據分析結論,他按危險係數高低,將地域劃分為四個型別:市區、郊區、野外、荒野。

其中,市區最為危險。這裡雖有文明時代遺留下來的大量現代化設施,獲取食物也較為容易,可代價是動輒成群結隊的喪屍,以及神出鬼沒的進化喪屍。

其危險性,與災變前的人口數量呈正比。

災變爆發之初,市區擁有做多的倖存者數量。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市區的倖存者要麼逃離,要麼死去,數量將趨於歸零。

郊區的危險性次於城市,適合有一定實力的倖存者團體安營紮寨。

研究所就是佔了“位於郊區”這一地利。

這裡的喪屍數量沒有市區那麼嚇人,且倖存者可以進退自如,根據自身實力選擇是否進城搜刮物資。

但仍要面對從市區遊蕩出來的喪屍。

相比市區和郊區,野外的危險性就要低得多。

在野外,喪屍幾乎絕跡。除非是深山老林,否則出現大型喪屍獸和進化獸的機率並不高。

難點是怎麼獲取食物。

最安全的地域,無疑就是荒野了。

此處的荒野,特指有機生命體極度稀少的地帶,例如植被稀薄的高原、萬里黃沙的荒漠。

遠離一切喪屍、野獸、植物,自然意味著極度安全。弊端是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且幾乎不可能獲得食物。

得出“四類地域”這一結論後,鄭浩猜測,對普通人來說,攜帶食物逃離城市,或許是唯一能活命的選擇。

鄭浩一度以為,晨銘市之外遍地危機。但認真分析後,他就發現了這種想法的謬誤。

今日所見所聞,更是印證了他的結論。

套用網遊的說法,晨銘市這座擁有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可不是什麼新手村!相比後兩類地域,城市才是真正的高難度副本!

事實就是,但凡有能力決定去留的倖存者,幾乎不會選擇留在城市。即便沒有來自臨淵市的號召,他們也會選擇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