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今年的第一站,先到了與吉州和新倫州都交界的義斌府。

之所以選擇這裡,就是因為年前在三地交界處的那場截殺。

眼下沒有實證,與孟家也無交集之處,不能直接對孟家做些什麼,那就先打擊報復這群為虎作倀的山匪。

自從東倫國被滅,吉州、義斌府和宣慰府這類邊境州府的駐軍,大部分就向西遷移,駐守到新倫州與沃斯國的邊境線上,當地只留下兩千到五千不等的駐軍。

楚清知道以這樣數量的兵力去搜山,是可以起到作用的,但是這片地區山多林密、野獸橫行,如今是冬季,大雪封山,更是難以搜捕。

即便不是冬季也不容易,所謂“開目不見路,常如夜中行”。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樹木,人很容易迷失其中。

所以除非府衙有確切的匪徒出沒地點的訊息,否則一般駐軍很不願幹搜山這種活。

楚清要做的就是以開闢荒田的名義,一來得以進入山林,二來把當地流民吸引來伐木、開荒。

這樣做或許能分化、瓦解一部分流民山匪,但是她更希望能夠暴露出山匪中最強悍的那部分逃兵、侍衛,予以消滅。

到了義斌府後,楚清先去當地的密偵司理事處,與同僚見見面。

每到一地,楚清都會到當地理事處報到,以備使用他們的資訊傳輸渠道。

這一次她更是要了解與山匪相關的資訊。

但是結果很失望。

理事處並沒有這些山匪的資料,確切地說,由於這類人多是舊東倫的逃兵或激進分子,有一定武裝及武力,並且善於叢林裡隱匿蹤跡,還有新倫州那邊的百姓幫忙遮掩,理事處並不能查到他們的詳細資訊。

楚清出事的那片山區統稱虎山,在義斌府界內的位置屬於虎林縣境內。

所謂虎林,並不只是一座樹林,而是說這一片山林間常有猛虎出沒。

“既有猛虎出沒,那夥賊人如何能久居其中呢?”卓耀想不明白。

楚清也想不明白,不過大體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因吧。

楚清直接進駐虎林縣。

既然密偵司不能提供什麼有效幫助,那就靠自己。

按說《棉花圖》已經刊印下發,楚清完全不用再親自指導,這趟來當地,給農師開個會意思意思就行,但現在楚清決定多留一段時間。

既然三地交匯處誰也不肯管,那楚清就讓他們求著管。

經過與知縣協商,張貼招工啟事,第一步,招伐木工人。

山不少,可以砍樹,遇到好的樹苗直接連根拔起移走,有的是地方可以讓楚清種樹。

第二步,招收營造工人。有木頭,可以蓋房子,正需要建些廠房和倉庫。

第三步,招佃農。

先不說這裡適不適合種棉花,能種啥種啥,楚清要做的只有一點,利用農官身份的便利把這塊地域攥在自己手心裡。

但是招工啟事是貼出去了,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這裡地方偏僻,人口少,又因虎山這一帶既有獸患也有匪患,百姓並不想用生命換銅板花。

《招工啟事》旁邊,議論的人不少,沒一個準備應聘。

“要我說,這東家肯定出門不帶腦子,跑虎山伐木,被老虎吃了算誰的?”一個男子說道。

“就是!除了老虎,還有熊瞎子呢!”有人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