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啊……主子,那是什麼湯?奴、我會做翡翠白玉湯。”

楚清就抱著肚子笑起來。艾瑪,查老先生,謝謝啊!

宮女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名字,她們覺得這個主子太有才了,起的名字那麼好聽。

尤其是公孫綠萼。

宮裡有個妃子給貼身宮女賜的名就叫綠萼,那時候她就想,要是這個名字配上自己的姓,得多好聽!

現在這個願望實現了!

………………

慶德八年正月三十,小寶今年的第一個休沐日,沒有休息成。

尤正航找上門來。

這次是他自己帶著小廝來的,由頭是《舌尖上的新倫州》有好多錯處。

“你這裡說‘辣煮禾花魚’,這是臆想,是杜撰!”尤正航翻開插了書籤的一頁。

小寶:“沒有啊,辣煮禾花魚,很好吃的!”

尤正航:“稻田裡養魚怎麼可能!魚不吃禾苗的根嗎?禾苗還有機會長大嗎?想想都是行不通的事!”

小寶:“你這才是臆想!《魏武四時食制》裡有這麼一句‘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

我這算是引經據典了啊,你可不能再說我策文不正規。

現在再跟你說說我見到的禾花魚,農人插秧十多天苗返青後開始投放魚種,平日要檢查進排水柵欄,保證溝坑聯通;

魚兒來去自由不能受阻,曬田時,也要保證溝、坑裡的水常注常新常滿。

禾花開時魚肥美。魚兒因採食落水的禾花後長大,魚肉具有禾花香味,肉質細嫩,骨軟而無腥味。

山奈、紅辣椒,生薑、木姜子、鹽和炒熟的糯米攪拌均勻,包裹入魚腹醃製,放置木桶內,層層重疊壓緊,再壓上重石,一個月後即可開桶食用。”

小寶閉著眼睛唸叨著,尤正航對照著《舌尖上的新倫州》看,基本一字不差,文字間彷彿漂浮著禾花的香氣,穿梭著一尾一尾的鯉魚。

“文火,油煎,火必須要小,出鍋前佐以青蒜嫩葉……”小寶閉著眼睛越說越陶醉。

“咕嚕嚕……”尤正航的肚子很配合。

尤正航臉唰地就紅了,就紅了!

“小寶啊,開飯了,喊上你同學!”穆念慈在門口說道。

午飯的主菜裡就有禾花魚,尤正航在嚐了一口後就欲罷不能了。

連一向清高的形象都顧不上。

對於用辣椒代替茱萸更是感到辣味純粹。

飯後他們又對東倫臘鴨、黃饃的記述展開了爭論,不知不覺到日暮。

於是,晚飯的飯桌上,這兩道才也被呈了上來。

唉,穆念慈太有眼力見了。

看著尤正航踏上馬車,他的小廝拎著一桶醃製好的禾花魚,千恩萬謝地跟穆念慈行禮,小寶搖了搖頭回屋了。

虧大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