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昌平盛世,國泰民安”,楚清不打算讓他們太消停,總待在家裡能有什麼出息,現在他們那點管理的活計都沒有技術含量了。

讓他們把手裡的活過渡給其他人,楚清把他們打發到織造作坊去了,每人按照織造工序管理工人。

百家興這個老實人,還有家裡從楚一、楚雙到楚十這十名長工也不讓總窩在家裡,楚清讓百家興帶上銀票和給洪國公夫人的信領著他們上京都。

首先,百家興要找到洪國公夫人,跟她談談在京都開“青瓦臺”分號的事情,如果她願意,可以出店面,其他一切楚清來負責,然後五五分成。

這其實算是跟國公夫人保持親密往來的方式了。洪夫人只需要出個店面,然後用國公府這個背景維持“青瓦臺”的安全就行。

“青瓦臺”獨特的油、酒、炒菜菜譜都是賣點,在京都肯定大放異彩。

然後,百家興要在京都至少尋到兩個店面,準備銷售楚清的紡織品。這些可都是高階貨,一定要擺出高階消費的規格來。

楚一到楚十就留在京城負責經營這幾個店鋪,百家興總管一切。好不容易楚清回到楚宅,準備休息一天,事情就找來了。好事情!

商隊的小子們把羊毛和一些毛皮送了回來,同時還帶來一樣好東西——野山椒。

這事情說來有意思。他們跟和索特部落的牧民們吩咐,如果願意,他們部落可以組織馬隊,去幫維拉特和塗虎爾特運送貨物到互市這邊,這樣能夠每斤羊毛多一文錢的收入。

牧民很高興,因為他們的馬多,一年有個一兩次的運輸不算事兒。每斤羊毛多一文錢,二十萬斤就是二十萬錢,對於他們來說是比不小的收入。

他們為了感謝商隊小子,特意給割了不少的牧草,讓帶著路上餵馬。然後小子們在牧草中發現夾雜了一些野山椒。

一開始沒注意到,每天餵馬的時候,發現馬不吃這東西,而這東西慢慢變紅。到了現在,全是紅色的。

有好奇的小子吃了一口……後來發現不是中毒,就把扔出去的野山椒又都撿回來,帶回家讓楚清鑑定。

楚清快要樂瘋了!就饞這口呢!以為這個世界沒有這物種,卻不想,居然在牧草裡發現野生的!

小辣椒都已經紅了,晾晾乾又是種子!小子們都識相地出去了,把屋子空出來,給楚清傻樂一會兒。

不過也長了經驗,回頭告訴新倫州那邊一聲,發現牧草裡有這東西,可別給扔了!

楚清沒工夫傻樂,既然小子們回來了,都給趕回村裡榨油去!今年除了豆油,還要榨花生油!

…………

這一忙活就到了臘月,楚清都沒時間過問小寶的學習。

小寶天天帶著他那十幾個小夥伴拉幫結派地搞“學習小組”、“知

識競賽”。原因是出去三個多月,功課落下不少,要這幫人幫他快速趕進度。

楚清顧不上管小寶,卻必須管皇帝——得把紡織品弄到皇上眼皮子底下,藉著“上供”的名義,讓皇帝當把“代言人”。

紡織品作坊已經定為“寶清祥”字號,楚清把要進貢給皇帝的所有物品的包裝盒都刻上了這三個字。包括衣服的內裡,都縫上小布片商標。

這次準備送往京城的“年貨”很豐富:

花生油兩壇;

玉液瓊漿酒(其實就是玉米燒)十二壇;

各色香皂若干;水貂毛圍脖三條;

不同顏色的羊剪絨披風十件;

各色羊毛手套、羊毛襪、羊毛氈鞋墊、羊毛衣、羊毛褲若干;

各種顏色的“羊毛氈戳戳樂”小擺件以及半成品並附帶說明書若干;

各色純色、條紋、格子棉布若干匹;

還有一些木質的架子。

反正,“寶清祥”第一批的紡織品每樣都給皇帝送去些。考慮得還很周全,給太后、皇后的也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