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捂襠派(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在哪兒呢?那就是看人選,還是看苗選。
這些大兵,有的人跟小寶玩鬧過,更多的是沒有跟小寶交過手的。可是即便交手過也沒法當做參考經驗。因為他是小孩子,沒人跟他真的對打呀。
那就不看人,看苗!
小寶選出最茁壯的三棵苗,這就對應了三個人,能打贏誰,就用誰的苗。
所謂贏,就是要在他們手下能走過二十招。
小寶仰頭看著他們三個人開始唸唸有詞:“點兵點將,騎馬打仗。點誰誰輸沒商量!”
“……”
“……”
“……”
這麼個選擇法弄得大夥都無語了。但是速度挺快,很快站在右邊那個就被點了出來。
“孟武要捱揍了!”
“小寶要揍孟武嗨!”
“快快快,圍起來圍起來,別讓孟武跑了!”
大夥起鬨,圍成個大圈,當做“比武場”。
孟武笑嘻嘻地把自己的辣椒苗往旁邊兄弟手裡一塞,緊了緊腰帶就上前:“輸了不許後悔!”
“來吧!互相傷害吧!”小寶已經擺好了架勢。
“寶兒爺先上!”大夥喊道。
“上就上,小爺怕過誰!”小寶說著就衝了上去!
別看孩子小,上前就是一大腳!小寶蓄力往前衝跑兩步就跳起踢出一腳。
這一招是跟和索特的高個子男孩拉姆學的,不同於卓耀平日教的招式。
卓耀給小寶講過,即便教給小寶武術套路,在戰場靠的依舊是身體的靈活性和對眼前狀況的快速反應能力。
卓耀的祖上是北方人,家學淵源,更注重腿上的功夫,專注於力量和速度,追求更快更強的爆發以圖一招制敵。
可在戰場上,沒有一對一局面,也沒有場地讓他釋放腿腳,而且武器的選擇上也沒有餘地,所以不得不提高雙臂的應用效率。
所以卓耀讓小寶多觀察不同人的戰鬥方式,找出規律,比如:跟卓耀所學的招式、腿法,如何拆分利用在不同場合。
而楚元教小寶的多是拳法,因為楚元的師父自身體質受限,是比較瘦弱型的,因此把南方的手上功夫博採眾長,創造了一套適合瘦子的拳法,而相配的步伐也靈便,攻擊力卻不是很強。
各類武學均有側重,所以卓耀也好,楚元也好,也都是在實戰中逐漸累積搏鬥的經驗。
但是最讓小寶有所啟發的竟然是他那個戰五渣的孃親的話。
孃親說:打起來才知道該怎麼做。臨場對敵,親身感受到對方的技能和體能,隨時修正自己的作戰方案,這叫臨機應變。
孃親說:學著打。總得隨著對手的變化而變化自己的打法,不然怎麼找到機會弄死對方。
孃親還說:沒轍就露出破綻,受點傷也沒關係,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定要佔主導,堅決不能被牽制。
孃親這是虧吃多了才總結出的經驗啊。
小寶自己也總結了一條:年幼體輕,絕不能被對方控制住身體。這是在“茅廁戰役”中總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