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織毛衣,楚清看了看周圍這些牧民身上的衣服。天氣暖和了,他們已經不穿羊毛衣服,都換上了素布袍子,更多的是來自大宣的廉價的葛布袍子。

棉布在他們這裡價格也高,畢竟棉花的產量少,他們自己也不太穿得起。

“你們的羊毛都用來做什麼?”楚清問一個老婦。

“我們要做很多東西,你看看,氈包、氈帽、靴子、氆氌、鞍毯……還有袍子和披風。”

“什麼樣的披風?”楚清問。

“呶,拿給你看看。”老婦翻出一件與其說是披風,不如說是毯子的東西,不過有抽繩的地方能看出是領子的位置。

這件披風很厚重,應該是冬季用來禦寒的。上面主色調是乳白色,邊緣部分有黑色和黃色條紋,看來是三種顏色的羊毛都用上了。不是染的顏色。

老婦的兒子,一個叫做佔堆的漢子正好走了過來,看到披風,笑著說道:“這是我阿媽親手做給我的,不到節日都捨不得穿,現在天氣熱了,不用穿了。”

說著,佔堆還是把披風披在一側的肩膀上,披的歪歪斜斜的,這讓楚清這個“偏執狂”有些手癢癢,老想把那披風正一正。

佔堆看楚清使勁兒盯著那披風,就笑道:“這個,不能穿的很整齊,那樣不漢子,我這樣穿看起來才威武!”

佔堆原本鬆散的站立姿勢,在穿上披風后立即就挺胸收腹,配合上他高大的身軀,顯得真是“威武”了。

他說:“穿上披風的漢子,要站得挺拔,不能勾腰塌肩,要穿出氣概來!不然這披風就白做了!”

楚清明白了,披風的真正意義不在保暖上,而是體現漢子們的威武、霸氣。

張銘宇在楚清身邊小聲說道:“他們通常不穿披風的,穿披風就要炫耀,要唱歌!”

“唱歌?”楚清很疑惑。

但是佔堆馬上就“解惑”了。只見他抖了抖肩膀,就開嗓唱:

“阿媽給我做了件漂亮的披風,

過節的時候一定要穿上,

潔白的羊毛被阿媽紡成線,

穿在身上充滿無窮的力量!

讓我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那邊的剪羊毛比賽已接近尾聲,一些人留下來把羊毛裝袋,另一些婦女就準備去做午飯。

大家聽到了佔堆的歌聲,都忍不住走過來圍起圈。

佔堆邊唱,還邊跳起了獨特的舞步,引來周圍的漢子們跟著一起唱著跳著。

男孩子們羨慕地看著佔堆身上的披風,眼中充滿渴望。他們也想穿上披風,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楚清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使勁兒給他們鼓掌。周圍的老婦們眼裡也都充滿了慈和的光芒。

佔堆唱畢,漢子們紛紛起鬨,讓婦女們也唱唱歌熱鬧熱鬧。

楚元用胳膊肘輕輕搥了搥楚清:“老大,你也來一首?這地方的人好像幹什麼都要唱歌,你能唱個跟他們有關的歌不?”

楚清其實是個愛唱歌的人,從小到大總是在心裡唱,性格的原因,她很少當眾唱歌。來到這個世界後,還真是沒少公開放嗓子。

“我還真能!”楚清說罷就唱道:

“給我一片藍天一輪初升的太陽

給我一片綠草綿延向遠方

給我一隻雄鷹一個威武的漢子

給我一個套馬杆攥在他手上

給我一片白雲一朵潔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