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來談合作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原油,楚清所會的東西就這些:分餾出不同產物。
至於減輕味道,楚清就做不到了。
可就算分餾出這些東西,目前好像也用處不大,比方說汽油,楚清目前只發給工人拿回去洗衣服上的原油。
還得再三叮囑一定要在室外使用、且不可有明火在旁邊,
但就這些,依然能讓幸福縣變成不久後的繳稅大戶。
有燈油就得有燈具,有燈具就得有各種零件。
楚清的玻璃廠開始加班生產玻璃燈罩。
秋生又組織起縣內鐵匠加工鐵皮燈座、燈架等製品。
很快,一應行業都被帶動起來。
楚清更是繪製了煤油爐的圖紙,讓拿去加工。
帆布、羊毛氈等,被浸透瀝青,製成油毛氈,用來苫蓋在屋頂,成為防水建築材料。
一個新興的、沒人看好的、一窮二白的小縣,很快便成為從原油開採到加工、再到銷售一體化的半工業縣。
楚星海對於義母沒事兒就泡在實驗室裡不愛出來很有些不高興,因為義母一進實驗室,就會忘記時間,不喊她都不知道該吃飯了。
“義母,開飯啦!”楚星海已經喊了第三遍了:“開飯啦開飯啦啦啦啦……啦!”
小傢伙在窗根下蹦著高的喊。
楚清探身到窗外,直接給他提溜進來:“聞聞味兒,臭不臭?”
雖然開著窗,但楚清鼓搗煤油爐,還是讓屋子裡留下不少味道,可是久在其中不聞其臭,還是讓嗅覺靈敏的小孩子給判斷一下比較好。
“還行吧,能忍,”楚星海問道:“義母還需要多久?吃飯啦!”
楚清便抱著楚星海走出實驗室,並鎖上門,說道:“咱們這就去吃飯,你給義母說說,煤油燈你用著怎麼樣?”
楚星海:“好用,可亮了!而且臉沒有以前那麼髒。”
臉髒和煤油燈,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個概念,實際上關係可大著呢。
不管是蠟燭還是燈油,都會產生油煙,在燈盞旁邊看會兒書,臉上都有一層淡淡的炭黑。
要是用帕子往鼻孔裡捅咕捅咕,帕子上都是黑色的。
這也是楚清不愛待在這個世界的原因之一。
只要天色稍晚,那就看什麼東西都很暗沉。
打個比方說,晚上看書,就算是皇宮,燈燭點上一大堆,那也是免不了到處都有黑暗的死角,根本做不到亮如白晝。
就說在京都,恐怕夜晚室內最亮堂的,也只有青瓦臺,因為不但燈燭多,還用鏡子進行光反射。
在大宣,燭光晚餐不是浪漫,而是常態。
燈燭發出的油煙,燻黑的不止是臉,還有傢俱、牆壁,楚清就沒見過有誰家裡牆白似雪的。
煤油燈照樣會有油煙,但是楚家的煤油檯燈的玻璃罩上方,會有個可拆卸的傘狀鐵帽,遠看就像個涼亭。
油煙會直接燻在那個帽頂裡面,減少散在牆壁上的機會。
透明的玻璃罩不但不影響光亮,還能避風,燈罩頂端的鐵帽,又避免油煙燻在臉上,難怪楚星海喜歡。
“義母,你在裡面幹什麼呢?”楚星海問道。
楚清:“義母在研究做個閥門,控制油燈的火苗。”
母子二人邊說邊往飯廳那邊走。
楚星海的問題不斷:“義母啊,你說,明明這煤油燈也不怎麼高明,為何除了您就沒人鼓搗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