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耀聽令傳話去了。

秋生不解:“嬸子,要啥斧子?不行的話我再去搜羅。”

楚清終於肯從“原油池子”裡出來了:“走,嬸子帶你去看好玩意兒!”

油田邊上的一溜房子,是楚清的“煉油坊”,目前只有五個房子裡安置了蒸餾釜,一組兩個,五間房裡有十個。

永安府的六月,非常炎熱,練油坊裡的爐灶都在燒著,更是熱如蒸籠,即便窗戶都開著也感覺透不過氣。

房頂吊著碩大的吊扇,有專人負責拉繩子讓吊扇旋轉。

吊扇不是為了降溫的,而是為了攪動空氣,把有毒氣體快速排出去。

工人們都光著膀子,前心後背都是油光光的,真是不用出去曬都能冒油,頭髮也都溼淋淋的,再也存不住汗水,順著脖子往胸口流成小溪。

秋生一進來就穿不住衣服了,反正嬸子也不是外人,嘁哩喀嚓就往下扒衣裳。

工人們時而添柴、時而壓火,忙得不亦可乎。

“嬸子,伱這鍋裡煮什麼呢?”秋生問道。

肯定不是吃的,因為聞著味兒就知道肯定是與石漆有關。

“煮石漆!”楚清說道:“這不是鍋,上次你問這是什麼東西,現在告訴你,這叫蒸餾釜。”

蒸餾釜,顧名思義,就是大型的蒸餾器。

楚清說道:“你看,我這釜裡的石漆經過加熱,會轉移到旁邊的桶裡,能變成燈油。”

說著,楚清從旁邊已經裝好的木桶裡舀出一點兒煤油,讓秋生親手倒入窗臺上的一個小杯子裡,再把燈芯插進去。

燈芯很快被煤油浸潤,秋生用火點燃:“嬸子,這個比蠟燭亮!”

楚清點頭:“嗯,除了不好聞,沒毛病!”

簡單蒸餾出的煤油,味道不好,但不嗆,能讓人接受。

可是那火焰的亮度高啊。

別看現在是白天,又是在視窗,還是能明顯看出火焰要比蠟燭亮得多。

“秋生,嬸子給這個燈油起名叫幸福燈油,幸福縣出產嘛,”楚清說道:“不止是燈油,以後幸福縣還會出產幸福墨,你不用操心本縣賦稅問題,嬸子給你貸款,你專心打好農業基礎就好。”

“嬸子……”秋生激動地說不出話。

嬸子這是給他幫了多大的忙啊!

永安府是大宣最窮的府,要啥沒啥,在任何人看來都是需要朝廷救濟的地方,幸福縣更是永安府最窮的地方。

秋生現在不管幹啥,都得向府衙申請經費,而府衙自己都得向朝廷伸手,就別指望能夠及時撥款給秋生。

“這是本縣特產,”楚清給定了性:“所有地區都得來幸福縣進貨,很快會有大量商人進入;

你回去要制定好政策,讓他們除了買燈油,還得想著在幸福縣投資乾點什麼;

有外地人進入,不就好發展餐飲、住宿等行當?

你還要鼓勵老弱婦孺就業,嬸子回頭把制墨坊建起來,沒什麼力氣活,這些老弱婦孺都能來參與制墨;

他們有錢賺,你不就有稅收?

回頭咱的墨還會再引來大批商人……

你看看,有了特產、你再有好政策,不就容易招商引資了?賦稅不就有了?你得讓衙門好好把這份錢賺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