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商人們對自己的拉攏,他卻是極為給面子,一日三餐,除了早餐是跟著工人們一起吃,午餐、晚餐,基本上都有商人請客。

有人請,就去,然後飯桌上優先填飽肚子,再向商人們宣講朝廷如何看重教育、如何看重書籍的出版印刷。

但問到是不是朝廷想壟斷這項技術,則似是而非回答:“朝廷一向重視百工技藝、鼓勵剏新精研。”

若問“工部是否研究不出、還要向永安公伸手討要”這種飽含譏諷的話,則回敬:“黃某此次前來,是為傳達朝廷對永安公關心民生的褒獎;

同時也要保護永安公的創造不被剽竊、利益不受損失,這是朝廷對永安公的愛護。”

都是來打永安公彩印技術主意的,可我是官,我能直言你們剽竊,伱們敢嗎?

一來二去,套不到資訊、也接觸不到工匠,商人們便不大請黃照賢吃飯了,可黃照賢並不急,因為每天都有新的外地商人到此。

來一撥就得有一撥人看到本官的銀魚袋,本官就不愁飯吃。

住在刻印坊,住宿條件並不比永安府這蠻荒之地的驛站差。

早飯在刻印坊吃,等於永安公花錢。

午飯、晚飯都有商人請客,還總是去青瓦臺,在永安府這窮地方,只有青瓦臺的飯菜最可口,不但讓自己免費吃大餐,還能給永安公拉生意。

總之,黃照賢此行回去後不但照樣可以報銷差旅費,還天天好吃好喝,關鍵是住在刻印坊比住在驛站安全。

但他也憂心。

眼見著商人數量逐日增加,越是接觸不上工匠便越覺得這項工藝神秘,必然“大有錢圖”,更是不肯走,每天都削尖腦袋嚮往工作間裡鑽。

只憑他和家裡帶來的小廝兩個人,真是看顧不過來。

而永安公這邊,似乎並不在意工藝外洩般,看不見採取什麼措施。

總算工部給了訊息,讓全盤接受永安公的合作方式,黃照賢才略略放心。

可心剛放下一半又提了起來——既然是加盟,那就更不能讓印刷工藝外洩。

否則這幫商人偷師、或收買工匠後馬上打道回府、照貓畫虎,那朝廷就算加盟了永安公的書坊,沒等學會呢,滿天下就已經都是彩色印刷的書畫了。

到那時,永安公能不能賺到錢不說,他這差事首先就沒辦明白啊!這不等著丟臉、甚至被問責嘛!

還好,沒讓黃照賢懸心太久,楚清總算回來了,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房契呢?讓本公瞧瞧本公的書坊在哪個地段?”

黃照賢:“……”

還沒到那一步吧!

現在只是朝廷同意了你的提議而已,僅是討論合作意向階段!

“嗯?”楚清看黃照賢一副呆愣的樣子,不滿道:“黃大人,你這辦事效率不行啊!

這麼點兒事兒,怎麼搞得拖拖拉拉的?

這麼著,你趕緊給工部去信,就說本公說的,國子監附近街區,嗯,要出門右手邊的一條街區之內,鋪面不用太大,兩層樓就夠用!”

黃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