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不知道,就咱家的炮,連著五發炮彈,能落進同一畝地範圍內最多兩發?

是準頭兒差造成的範圍大,才能燒到他們的火藥和糧草,也有另一種可能,我猜……”

楚元:“我可不覺得差,迫擊炮的準頭已經很好了,不比沒良心炮強?你說的另一種可能是什麼?”

卓耀先想到了:“他們有私心?”

楚清點頭:“應該是。”

甘來:“啥意思?”

楚清示意卓耀說說看,卓耀便說道:“如果我是沃斯人,知道敵人有遠超自己實力的武器,為數還不少,那我不會做無謂犧牲,我得保證自己的擁兵數量;

具體做法就是向朝廷誇大敵方實力、並且多報損失;

比如燒燬一石糧草,我會謊報十石,那麼多出來的九石,我就帶回自己部落,保障我部落子民在糧荒的時候能存活下來更多人。”

應該說,楚清他們猜得大差不差。

沃斯使團先行回返的兩人,正是因為這個才著急的。

沃斯王不介意各部落謊報軍情,就怕他們沒這個心眼兒!儲存實力才是當務之急。

與沃斯王同樣想法的還有朝臣們。

他們不但不反對楚清進爵,而且也沒有發出質疑楚清私造大殺器的聲音。

楚清揍沃斯人,不禁是在朝堂上,邊境上揍得更狠,如果楚清用她的大殺器去揍他們的家族呢?不是不可能吧?

所以楚清在“護送”沃斯王上路的時候,很多朝臣都來送行,不但交代護送沃斯王的大宣官員隊伍要好好照顧楚清,甚至有人還出錢給楚清的私人護衛隊送上不少吃食。

楚清都感慨: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分明是路走好了朋友多!

你挑著擔,他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郭正彪的侄子跟著楚清吃香喝辣。

這次“護送”,楚清要了郭正彪的侄子做隨行,理由有二:一、這小子沃斯語說得地道,而且在館驛辦差,也更瞭解他們習性;二、楚清不想與沃斯人直接對話,嫌跌份。

有了這趟出差機會,且沃斯人和楚清都肯定過小郭的翻譯水平,再有楚清與鴻臚寺卿打過招呼,小郭翻譯這次差事辦完,將進入鴻臚寺,成為一名通譯。

這算是楚清給郭正彪的回饋吧。

郭正彪為她著想、給她提醒,又比較看重這個本家侄子,而他這個侄子也確實對得起他,有訊息會通知他,那楚清幫一把,總是幫郭正彪多一個在京為官的幫手。

做館驛的差役,只算合同工;但成為通譯,卻是有了從六品官職,這可是為數不多不需要科舉考試就能當官的職位。

(學好一門外語的重要性)

過去,小郭翻譯還提防楚清給他堂叔帶來麻煩,如今相處下來,還挺感謝楚清的:“臨洋侯,多謝您在寺卿大人面前為我說話。”

楚清則笑說:“我總不能讓你在我的店裡白花錢嘛!”

這是說小郭曾在寶清祥買過帕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