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旋風大腳(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達當年與舅父洪亮,曾經共同抵禦過沃斯騎兵,深知他們的戰力有多強悍,幾乎可用“摧枯拉朽”四字形容。
因此這一次一得到沃斯王“御駕親征”的訊息,馬達就從南邊借來五萬兵力支援,可這也成為臨洋縣失守的藉口。
所以當得知楚清自請來做先鋒官、甚至還立下軍令狀時,其實馬達心中是很高興的。
因為楚清在他的印象裡,從來都是辦法多過困難、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人,他甚至都想好了,他給楚清打下手都成,以楚清的頭腦,一定能幫他扭轉眼下的局面。
可是、可但是、但可是!
楚清整的這是什麼玩意兒啊!袖珍鐵蒺藜嗎?逗小孩的玩具嗎?
馬達開始懷疑給楚清打配合這個決定的正確性了。
鐵蒺藜,是模仿草本植物“蒺藜”,而發明出的一種鐵質帶有尖刺的撒佈障礙物,在軍事上使用。
這東西直徑有四寸左右,有四根伸出的鐵刺,凡著地時總有一刺朝上。
戰爭中,為給敵軍造成傷害,往往會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
出於收取方便的需要,也常常會在鐵蒺藜中間留有孔洞,能用繩子串聯,成串的鐵蒺藜也確實像楚清的鐵絲網。
楚清做的鐵絲網,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刺鐵絲”,是把一段段鐵絲用擰編的方式扭成麻花,再連線到一起,就像給線頭打結一樣。
只是這些結頭不是越小越好,而是做的很大,並用鉗子把端頭處夾出鋒利的尖角。
本是受工具的限制,拉拔鐵絲的工藝無法隨心所欲拉出任意長度,可是歪打正著,在楚清的要求下,直接將鐵絲製造成刺鐵絲。
馬達一說“鐵蒺藜”,楚清覺得簡直是給自己的鐵絲網在這個世界找到了理論依據。
只是真正鐵蒺藜的尖刺,超過二寸長,可以扎透馬蹄;而楚清的刺鐵絲上的結刺,只有一寸長,別說扎不透馬蹄,恐怕都能給踩扁。
也難怪馬達提心吊膽了。
因為想讓楚家小子們好好休息、補充體力,此時楚清並沒有帶自己人,便親自示範,讓吳百強帶著手下們依葫蘆畫瓢。
楚清戴上手套掄鎬頭刨坑,再把從伙伕營帶來的木頭樁子插進去,像種樹一樣,填好土後讓吳百強往地裡砸。
木樁深深插入地裡後,再一道一道纏上刺鐵絲。
很快砸好五個一人高的樁子,中間拉上三道刺鐵絲,楚清往上面撞了撞,撞不動,衣服也刮破了。
“來,看看,這個好不?”楚清讓馬達驗收。
已經先入為主地認定這東西沒用的馬達,並沒有像楚清那樣往鐵絲網上撞,而是後退兩步,然後助跑往前一躥,一個旋風大腳踹上木樁!
真是不愧其名,馬達啊,動力就是強!
木樁當即被踹倒,馬達鼻息重重地哼了一聲:“哼!就這?馬速不比我快,這玩意兒能攔住誰?你當是羊圈哪!”
說心裡話,這木頭樁子,楚清是踹不倒,最多能踹歪一些。
可這是重點嗎?
“馬達,不帶抬槓的啊!你琢磨琢磨,若你是馬,你是會奔著樁子撞、還是奔著鐵絲網上撞?”楚清問道。
別看馬達他們都能騎馬禦敵,但是有些知識他們還真不懂。
首先,馬是近視眼,除非給它戴上二百來度的近視鏡,否則它們看東西都是自帶朦朧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