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十九章 開年五件事(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離紅薯基地遠了些,但可以插入海島原住民內部,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紅薯基地往南走兩天左右的路程,便有煤礦,那裡將建立第三處居住地。
重新拜訪山民,給他們送去些糧食和醃肉,告訴他們,這是楚家人的“年禮”,楚家人將搬到附近山頭居住,以後常來常往,一起勞動致富。
山民們也聽說南邊有村子同意這些外人說的建什麼“梯田”,已經動心了,又與楚清詢問了好一陣。
沒有親眼見到,無論楚清怎麼說,山民們也想象不出梯田到底是什麼樣,而且語言還不通,水小毛翻譯得磕磕絆絆。
最後,楚清帶著山民到河邊,掏了河泥,用河泥給做了個山的模型,又在模型上順著山坡的往下一層層捏田壟,壟裡面整齊地插上些小草。
有了具體的東西呈現在眼前,山民們才真正懂得楚清的意思,而楚清又保證可以借給他們農具使用,山民的信心也高漲起來。
順勢,小子們上前與山民攀交情,說過幾天給他們送農具,不過需要借牛車拉運。
………
“咱們是光榮的生產建設兵團!我們要紮根於此,建設美好家園!”重回“星海礦區”,指著附近一片山地,楚清說道。
雄心萬丈。
總有現實主義者說些大實話:“這裡離那邊村子隔了兩座山,離著太遠,有什麼事情求援都難。”這是幫派小子。
人類抱團生活,或者說群居動物選擇群居的生活狀態,是出於生存需要,更好地適應環境和掌握資源,利用群體的力量來互相保護。
而且,外來者對土著的依賴性很大,因為後者更熟悉環境。
“星海礦區”確實離山民的村落隔了兩座山,確實有些遠,讓人感覺有些無著無落。
楚清說:“我們是被求援的人,剛才我們不是與山民打好了招呼?他們並沒有表露敵意,相反,他們似乎很高興有我們保護。”
相比山民,楚家人男丁多,還都是青壯,那就是勞動力多;楚家還有生產工具——手裡有現成的鍬鎬,腳下有待挖掘的、可變成生產工具的鐵礦。
現在真正讓楚清煩心的,是懂技術的人不夠。
“勞動者、勞動物件和勞動工具,一個都不少,我們的生產力大大滴!”楚清給自己、也是給大家加油打氣。
就有其他幫派小子附和:“就是!咱們在沃斯的時候,靠著誰了?不就是靠自己?”
楚家大兵不這麼看:“你們還是有依靠,咱家老大、還有小寶,都是給你們撐腰的人。”
幫派小子一想,可不是嘛,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界,被沃斯人圍了倉庫,他們嚇得半死,可是楚老大和小寶說上就上,說殺就殺,立馬就開啟了局面。
楚家大兵又說道:“你們不知道吧,咱家老大當初,一個人帶著孩子,那時候小寶才三歲多點,她依靠誰了?!”
楚清被這話說得有點兒辛酸——朱元璋開局還有個碗呢,她卻只有兩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