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十三章 小寶知道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島上土著有些行為在楚清看來很迷惑:他們有些人家是有柴刀和鋤頭這些鐵質工具的,卻被拿來買賣,現在多數鐵質農具被集中到楚清最早救助瘧疾的那個村子,因為那裡有田地。
可是賣出農具的人,只得到一些紫貝,紫貝是他們的貨幣不假,可留著沒用啊,不當吃不當喝的。
小寶他們都能找到沙金,島上人卻還在用貝殼做貨幣,不知道是生產工具限制了他們,還是思維方式限制了他們。
山民們曾說,他們曾經是有鐵匠的,後來失傳了,再沒有人能製造鐵器,他們還說,有鐵礦,但是不知在哪兒。
這可能是一種“瀟灑”,就像傳男不傳女的“娘母”神職,沒人繼承就放棄。
可在楚清看來,這是種非常消極的生活方式——一件事情有人會就行,大家都依靠那個會的人,但是那人若死了,這件事情就失傳。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俗話還說:誰有都不如自己有。
一項技能、一種本事,能學會就別放過,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侷限在島上,大宣人也一樣,甚至楚清那個世界的人也一樣。
楚清的父輩、祖輩,幾乎個個動手能力都很強,沙發剛剛出現時,還是計劃經濟,想買,需要“憑票”。
楚清的學者父親就乾脆自己動手做一對兒單人沙發,漂亮又結實,簡直與商店裡的一樣。
若不是材料弄不到,興許電視機、洗衣機也能做出來。
到了楚清這輩,不會繡花,但是縫縫補補、簡單織個毛衣、圍脖不在話下;造不了衣櫃、書櫥,但是修理桌椅不費功夫。
對於楚清那代人來說,接觸計算機比較晚,高中時期才接觸到,可是學程式設計、編譯原理之前,已經開始琢磨著組裝電腦了。
就像說女性化妝的那句話一樣: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對楚清來說:沒有不會幹的事,只有不想學的事。
不想學,自然是因為懶。
思想懶惰。
水毛毛的注意力集中在楚清說的造槍造炮上面,他問道:“你剛才說,要造炮、造槍?”
楚清:“對,這才是最主要的;我們按一人一天吃不到一斤糧食計算,一個人一年至少要吃掉三百斤糧食;
島上人口總數近三萬,一年就需要九百萬斤糧食;
如果按照大宣的糧食每畝平均收三百斤算,就需要至少三萬畝地,可咱們一路走訪下來,他們開墾的耕地才有多少?
咱們粗算,大宣的平原上墾荒,三個成年壯勞力一天最多才能開墾一畝荒地,想達到三萬畝需要多久,何況還是山地?
開山、挖渠、引水、壘田壟,這些事情就需要極費工夫,荒地頭兩年的產出又能有多少?所以我們不能完全指望種田;
我們現在找到了兩處鐵礦,那麼不談鍊鋼,鍊鐵總是不難的,你們也看到我怎麼做了,不難是吧?”
楚清指著水毛毛和李虎手中的匕首和柴刀:“打造些工具也不難,是吧?
目前我們的船不太好,指望從內地運輸非常不穩定,若能自產不是更把握?
一邊墾荒種田,一邊採礦、冶煉,一來保衛我們的海島,二來嘛……別人屯糧我屯槍,天下處處是糧倉!”
水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