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浴桶會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確實啊,山上再沒路,也是鋪設好扶繩了,關鍵的幾處急轉彎的地方,還專門鑿了踏腳臺階,山上還開闢出一塊能臨時存放糧食和玉石的倉庫。
在那種全是岩石的山上,一錘一鑿有多辛苦無人知曉,看似簡單的設施,都得幾十上百人冒著生命危險幹上半個多月才能做好。
現在的局面,基礎已經打好了,可以說如果換人去開採玉礦,是直接“撿現成的”。
鄭春秋依舊半死不活、有氣無力、無精打采:“那又如何?皇上……”
突然鄭春秋一睜眼:“四殿下,你有什麼想法了?”
看鄭春秋可算肯動一動腦子了,四皇子說道:“玉石到底是三車還是三十車,不是按數量算的,而應該按照賣出多少錢算,你說對不對?”
四皇子把對皇帝說的“關撲之法”與鄭春秋說了一遍,甚至還補充不少臨時想到的細節。
這一次,鄭春秋腦子跟上四皇子的節奏了:“這樣幹,豈不是造假?”
四皇子:“造的什麼假?哪裡有假?那些石頭確實是玉京山上鑿下的吧?很多石頭也確實帶著些玉肉的吧?如何算假!”
鄭春秋:“可是,我們這樣幹,別人稍微一想就能知道是我們乾的,前腳玉石車隊進城,後腳就拿玉石關撲,誰還能想不到?”
四皇子:“想到又如何?父皇一直把控著臨洋侯那批玉石沒有放出來,多少商人惦記著呢!
剛才我與父皇談論這個辦法了,父皇沒說不同意。”
鄭春秋一下子就聽明白四皇子的意思:商人購買意願強烈;皇帝沒有否定。
“可是……”鄭春秋確實有些動心,但更猶豫:“皇上沒說不同意,也不代表就允許吧?”
四皇子從浴桶裡直起身,探向鄭春秋的方向:“這種事,你覺得父皇能直接表態?
玉石剛運回來,還沒有入庫,我們還有操作的餘地;
一路上你也聽到看到了,年底大宣造了災,災情還很大,到處需要用錢,國庫肯定吃緊;
你我若能快速把那些礦石變成銀子……我看父皇也有動用玉石的意思。”
楚清上繳回來的玉石,是皇帝能直接把控的資源,就像那些棉田一樣。
雖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那也只是擁有所有權,控制權卻是要同“共治”的世家分攤的。
皇帝為何願意任用楚清,就是因為楚清能開闢出讓皇帝直接掌控的資源。
以前楚清帶回的玉石,皇帝一直沒有投放入市場,是因為沃斯玉相比大宣玉,質地更為堅硬細膩、顏色也更豐富,所以價格也更高。
玉在大宣人心裡是比黃金還保值的東西,更帶有神秘的通靈意義,就連選擇傳家寶也是“傳玉不傳金”。
皇帝是有動用玉石的心思,他準備把楚清上繳的玉石當做“緊急備用金”,用來在國庫不濟的時候,把商人們手裡的錢套籠回來。
想到這裡,鄭春秋也覺得四皇子所言可行,拉回來的玉石還沒有入庫,那麼到底是三車玉石,還是價值三十車玉石的錢,完全有機會操作一番。
“只是……”鄭春秋想問,就算皇帝覺得三車玉石少,可根據皇帝對玉石的把控態度,不經皇帝明示就賣出去,到底穩不穩妥。
四皇子就煩這種舉棋不定的人,直接打斷他的話:“可是什麼可是!有什麼可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