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眾籌(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別看各個部門都會與戶部伸手要錢,但是國庫每年多少進項,大家心裡也都心知肚明,不然,各部門如何撈取油水?
所以真正說到用錢的地方,大家更是提高了注意力。
雖說修堤築壩、清理河渠是大花銷,可卻是第二步要實施的內容,現在首要的,是解決災民的生存問題。
搜救捕撈失蹤失聯災民的工作要進行,同時,安置現有災民也是首要工作,這就涉及到第一批款項發放的問題。
劉聚的發言已經提出思路:賑濟糧食和款項,不能佔太大比例,所以需要“眾籌”。
一說“眾籌”,無非就是依靠社會力量捐款捐物,眾人便把矛頭轉向商戶,甚至有人提出增加商業稅收,用以支援災區。
“朕捐十萬兩,從朕的私庫出!”皇帝沉聲說道。
一句話,阻斷了某些人的心思,也給“眾籌”確定了基調:必須是社會捐款,不許上升到朝廷政策。
“星晝見,臣有奸心,上不明,臣下從橫,大水浩洋。”這句話反覆出現在皇帝腦中,他必須“明”,否則,水災未必擊垮一國,“臣下從橫”卻可以!
李公公在旁邊暗想:“皇上可有的是錢,十萬兩算什麼呀?臨洋侯每年上繳給皇帝多少,本總管可是全數幫皇帝往私庫裡裝呢!”
只是皇帝再有錢,此時也不能出太大數目,他要的是讓臣子們當場報數捐款,所以要給開一個讓大家都能跟的下去的頭。
“老臣捐九萬九!”皇帝的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劉聚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眾人皆驚。
太嚇人了啊!
首先,皇帝捐十萬,你捐九萬九,這有點“大不敬”啊,怎地,你是嫌皇帝捐的少,還是覺得自己與皇帝是一個級別的?
其次,眾所周知,劉聚在京都沒有產業,除了皇帝賞賜的田莊,主要收入只來源於他的俸祿,當然,尚書的俸祿可是高工資。
但是與其他官員相比,劉聚為官這麼多年,又是如此高的官階,掌管的可是戶部,油水多了去了,可他太廉潔,算是朝臣中的“低保戶”。
這麼個“窮人”,卻一次性拿出如此大筆錢財,瘋了吧?
劉聚報完數便馬上給出解釋:“昨日與陛下連夜匯總各地災情損失,這是一次國難!
江南等地的官倉基本全部受損,特大暴雨使官倉漫水,糧食皆被浸泡膨脹,糧倉都被脹裂,糧食基本都黴變了!
各位同僚,我劉聚並非目無聖上,只是國難當前,僅憑北方常平倉支援,根本不夠解決這次糧荒危機!
我們的錢,每一文,都有可能救下一人的性命,因此,”
說到這裡,劉聚向皇帝深施一禮:“請皇上允許老臣此舉!
想當初,臨洋侯為備戰,接受不少捐助,但是她分文沒留,都支援了當時因地動受災的百姓,這是大義!
如今,雖面臨的不是國戰,但面臨的是國難,老臣願意傾盡全力!”
得,這下,本想順著皇帝的“十萬兩”,出八萬兩捐款的兩位宰相就把話給咽回去了。
劉聚說傾盡全力是表達心意而已,但是九萬九已經是他的五年俸祿,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且他還是眾所周知的“窮人”。
於是,兩位宰相紛紛表態:“皇上,恕臣無狀,臣也捐九萬九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