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此而降低考試難度,是不是有些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了?

就是這個時候,有訊息飛進京都:“楚清放言要求娶公主為兒媳。”

這訊息傳出的時間,僅比皇帝看到巡按御史的奏摺晚一天,可見巡按大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決心有多大。

皇帝這次比較出息,他並沒有馬上相信巡按御史的話,雖然他內心裡非常願意相信。

因為他看到奏摺的第一反應是:這人得罪楚清了?

實在是楚清在朝堂“反咬一口”的案例比較多,令人難忘。

可皇帝不信、朝臣們信了!進而整個京圈貴族們信了!

再結合皇帝修改策文文體規則這件事,眾人得到的結論是——怕是皇帝有意嫁女,進而降低考試難度,以求臨洋侯的兒子能順利透過考試、提升身份;楚清出於保全皇帝顏面而主動放話,畢竟楚清家那個是兒子,作為男方,作為臣子,總要主動些才好。

皇帝的一份口諭內容,從京都傳出來時,沒幾個人知道,但現在又從大宣最南端返回、包抄,進而整個京圈貴族轟動了!

淦州府傳回的訊息像一股寒流,與京都的炎熱相觸、糾纏、抗衡,讓夏夜陡然變冷,又陡然轉熱,又冷又熱,忽冷忽熱。

各府依然燈火通明,卻不再是因為請了戲班子,看戲消暑,而是集合了幕僚們通宵達旦開會。

反倒是往年每到夏天就客流量激增的酒樓、妓館等消遣場所開始陷入“淡季”。

想給皇子當老丈人、丈母孃,給公主當公爹、婆母的人多了去了,怎麼能便宜臨洋侯家的兒子?

再說那算個什麼侯爵!一個象徵符號而已!

可如果楚清的兒子真的透過秋試,那就是取得舉人功名,來年再參加春闈……

楚清的侯爵,如果只算是皇帝的獎賞,那麼他兒子一旦中舉,相當於楚家的第二代站起來了,楚家,要成為新晉“世家”了!

各府正在給家裡子女議親的進度,全部按了暫停鍵。

各府主母們把家裡子女,不論嫡庶,全都圈在府內,女孩子們突擊學規矩;男孩子們不管原本是否準備今年下場考試的,都被打發去備考,而不學無術的,也都被勒令不許出府,都乖乖呆在家裡修身養性。

而家主們則在幕僚們的策劃下、同僚們的配合下,向皇帝發動新一輪“立儲總動員”。

公主十六歲,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單獨求娶一個昭華公主針對性太強,不如把立儲一事重提,然後再給各皇子正妃、側妃塞一塞,給公主們提供一批優質駙馬人選。

皇家的資源,他們瓜分才可以,不能讓楚清佔了便宜,楚清算哪根蔥!

各府忙得不可開交,休閒娛樂場所一律冷清,哦,不對,有一家挺熱鬧,應該說,重新熱鬧起來。

在京都青瓦臺崛起之前,名氣最大、號稱最高雅、往來無白丁的“醉東風”酒樓,迎來了“第二春”。

酒樓內張貼了兩個榜單:“赬顏榜”和“冠玉榜”,此榜單上是京圈閨秀和公子的排名,每日根據下注金額,更換名次。

上面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妃的人選,和昭華公主的駙馬人選。

小寶的姓名不在其上,或許,這是京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