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想多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清出資辦孤兒院,由縣衙監管,徐光澤很樂呵——財神爺不但給錢,還給政績。
還有一項政績,是楚清給修的“宣化路”竣工了,平整坦蕩的水泥路面,讓所有人耳目一新。
竣工這天正好下小雨,淅淅瀝瀝,路面清清爽爽,路兩側的荒草都顯得嫵媚了些。
水泥路口上,聚集了很多百姓。
他們好奇這條看起來與眾不同的路,很想上去走一走,可是路面太乾淨,太平坦,他們不敢。
雖沒見過京都的御街是啥樣,可他們想,也不過如此吧。
相互討論半天,總算有人大起膽子、小心翼翼地踩上一腳路面,呀!真硬實、真平!沒坑沒窪,心情都覺得舒暢不少。
有楚家小子手持一面三角形小紅旗,指引著人群踏上這條水泥路,:“這條路,叫宣化路,它的終點,就是臨洋縣烈士紀念碑!
記住,你們是英勇的臨洋縣百姓,是英勇的新倫州百姓,將來更會成為是咱大宣抗擊侵略者的英雄!
聽我口令,一、二、三,齊步走!好,很好,挺胸抬頭,看!
前邊是一片火紅火紅的高粱地啊,這是玉米,這是黃豆,豐收了,豐收的農民在收糧食;
看,所有的爺們兒揮舞著鐮刀嚓嚓嚓……,割完了一片高粱;
看這邊,所有的娘們兒也都嚓嚓嚓……嚓出一片玉米……
所有人收工了,都在那裡嚓嚓……
土地是娘,勞動是爹,只要撒種啥都往出結……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瞪眼說瞎話的最高境界,就是指著荒地說良田,聽的人還都信了,眼神裡充滿嚮往。
*****************
水泥路目前一共兩條。
一條就是這條宣化路,總有人在此宣講,從勸農耕桑到宣講抗敵英雄。
另一條就是最南邊通往山頂侯府的路,路兩側種滿沙棗樹。
頭幾批水泥做的不盡如人意,全用來修路了,但是看上去效果不錯,青磚御街也不過如此吧。
關鍵是生產時間短,從這個角度講,比青磚成本低多了。
路通了,臨洋侯也該把家搬進侯府了,楚清選的日子是重陽節當天。
她也就是隨便挑了個日子,反正她的東西都是新添置的,而且,習慣“極簡主義”的人,也用不著添置太多累贅。
可就是這麼巧,風水先生說,一連好幾年的重陽節都“忌”搬家,今天倒是“宜”。
“財神嘛,神仙!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徐光澤這樣解釋。
小寶算是看明白了,別人最多也就是孃親的粉絲,徐光澤是信徒!
自己搬家,別人忙活,哎呀,楚清心裡很樂呵,咱家人多。
大鳳也過來幫忙,看到楚清,她心裡還是有些打怵,不自覺地往周圍看了看——沒有井。
楚清如今倒是很欣賞這姑娘。
人哪,最怕鑽牛角尖,但只要能自拔,總能有所建樹。
楚清拉過大鳳,不讓她幫著打掃衛生,而是給她一張銀票,數額不小,五千兩:“恭喜,小富婆!”
大鳳驚呆了:“侯……大人,這是做什麼?”
尷尬了,女的對女的,還要叫侯爺,甭管叫的還是聽的,都尷尬。
楚清把銀票塞她手裡:“你們發明的絨花,幫你們賣到京都了,這是給你的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