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數日,小寶每天就跟在楚清身邊,也不見他去縣衙了,只顧看著孃親指導工匠。

楚清讓呂師傅把石灰石的比例調大,呂師傅卻說:“丫頭,石灰用得太多,費錢的很,四份石灰六份黏土摻和最好,這土夠粘,還可以多摻些沙子。”

這可不是費不費錢的事兒,雖然石灰用的多,會比較費錢,但是,呂師傅說的是三合土的比例,而不是水泥。

楚清沒有做過水泥,這是頭一遭,故而堅持了自己的要求:“就用八份石灰一份半黏土,再填一份半鐵礦粉,攪拌勻了拿去煅燒。”

小寶不聲不響掏出筆,唰唰記下楚清的配方。

這幾天楚清每晚都要給小寶上一堂化學課,因此,小寶的記錄是由化學式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的。

比如:CaCO₃∶SiO₂∶Fe₂O₃= 8∶1.5∶1.5

呵呵,就這方子,天書,誰能看懂?

記錄完畢,還不忘囑咐一句:“呂爺爺,你帶著咱家人把生料配好了,再交出去讓人煅燒。”

記在紙上再神秘,也得管住嘴,因為實際操作的還得是工匠。

呂師傅笑呵呵:“好小子,比你娘精明!”

比例的問題,還需要慢慢調整,不過現在這個比例是大差不差的。

康希的腿保住了,只是現在還不太敢使勁兒,但是人卻不肯閒著,整天坐在輪椅上跟著呂師傅。

此時康希說道:“主子,石灰太貴,能不能用牡蠣的殼代替?這邊的三合土多用那些海物的殼敲碎了做。”

看吧,這就是工匠,絕不比現在人差。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能省錢就必須省啊,楚清道:“這月康師傅獎金加二兩銀子!”

這邊樂呵著,那些臨洋縣的僱工們也非常樂呵。

臨洋侯工錢給的高,讓他們在今年糧食晚種、不知能不能保住產量的忐忑之心變成安穩之心——有錢賺,還怕吃不上飯嗎?

再說了,聽說臨洋侯手鬆,要是跟著幹久了,興許還能送鋪子,沒聽說嘛,以前臨洋侯還沒發達的時候就給她家長工分鋪子呢。

人們紛紛念著臨洋侯的好:“大宣的官兒啊,我看就臨洋侯最體貼咱們老百姓!”

“也是,雖說別的官也挑不出啥毛病,可他們也沒咋管咱們!”

“管啥呀,有那樊知縣隔著,大官們也管不到咱們頭上。”

“倒也是,不過,你們說,樊知縣可是咱東倫人,咋就不向著咱們自己人呢?沃斯人一打進來,他屁都不放一個就跑了!”

“誰跟誰是自己人哪?人家是官,咱是啥?以前咱東倫國還在的時候,咱也沒過啥好日子。”

“要我說,誰當皇帝跟咱老百姓都沒關係,咱老百姓日子好不好過,還得看知縣!”

“現在得看臨洋侯,我可是聽說了,新知縣剛到縣衙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臨洋侯的畫像掛在牆上了,人家是不求仙不拜佛,就拜臨洋侯,說侯爺才是財神!”

“我看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回頭我也往家裡供臨洋侯去!早晚三柱香,不求大富貴,只圖保安康!”

“那我也拜!”

“你們有侯爺畫像嘛?”

“沒有,沒有也能拜啊,回頭咱弄個牌位,上面寫上‘臨洋侯楚清’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