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人美心善能力強,不愛紅裝愛武裝。

路轉粉了。

……

人們總是這樣,當他們認定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就希望這個人擁有全部的美德。

所以,在小寶刻意引領的輿論風向下,京城內百姓迅速形成“飯圈”,他們為他們的“愛豆”楚清站臺、吶喊。

這一波操作,使楚清要上戰場的訊息傳開。

同時,洪國公夫人站了出來,她帶頭髮起了一次募捐活動,所募集的錢糧,一半用於幫助地震災區進行災後重建,另一半用於支援“鐵娘子”楚清上陣殺敵。

各府後宅的主母們頻繁被各武將家的親眷“拜訪”,作為京都的上流階層,她們也不得不被裹挾著捐出不少錢糧。

緊接著,貴族小姐們也發起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募捐行動,發起人是戶部尚書劉聚的嫡親孫女劉宇芳。

劉宇芳挨個兒給這些大家閨秀們遞帖子,然後約了時間在家裡辦了一次聚會,主題是:楚清為我,我為楚清,人人有責。

大概的內容是說,今日沃斯能張嘴就要楚大人,如果朝廷應了,楚大人將不得不被遠嫁沃斯;那麼,明日沃斯再來要人呢?

這次是楚清,難保下次不會是她們這些千金小姐,沒聽那個臭名昭著的鄭小嫻他爹——工部鄭尚書,說什麼大宣公主、世家千金的話嗎?

她們做不了朝廷的主,但是要支援楚大人的義舉,因為楚大人是在為大宣女子不和親做出頭鳥、領頭羊、急先鋒。

楚大人代表的是她們這些人的利益。

這個出發點得到貴族小姐們的一致認可,紛紛表示支援。

昭華公主命人悄悄給劉宇芳送去了五百兩銀子和一包珠寶首飾,那是她攢下的私房,昭華公主表示她也要盡一份心力,只是要求劉宇芳不要傳出去才好。

朝臣們在朝廷上擠兌、誣衊楚清,可是他們的媳婦兒和閨女卻被洪夫人以及劉宇芳這些人裹挾著,不得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去資助楚清的籌備出戰所需,真真是得不償失。

而這些官家夫人、小姐的做法,也讓百姓們有所行動。

他們不能出資援助楚清,也沒錢幫助賑災,但是盡一份心還是可以的。

很多人開始聚集府衙,紛紛報名,申請加入楚清的先鋒隊伍,最積極的竟然是那些乞丐。

他們喊著:楚家的鋪子從來都不轟趕他們,從來都管飯,他們要報恩!

在此情緒烘托下,百姓們也更為積極起來。

其實老百姓不是不怕死,也不是真有膽子上戰場,但是他們就想表達一下心意。

當然也有小心思,他們認為楚大善人在哪兒,哪兒就應該安全,畢竟人家是官。

再說,這裡面也有做人情的意思,因為楚清很大可能不會帶著這幫沒有戰場經驗的人去上戰場。

所以,他們這是一種“聲援”。

不過,退一萬步說,真就把他們帶去戰場,也問題不大,人家楚清一個女子都敢的事兒,他們這些大老爺們兒有什麼不敢?

一時間,京城百姓的血性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