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皇宮·皇陵 (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宮。
三天了,除了扯皮,一點正事沒幹。
對於是否把楚清嫁去沃斯國,依然沒有統一說法,三種聲音相持不下。
第一種聲音:該把楚清嫁去沃斯。
理由充分:一、從國家層面講,兩國通婚,促進相互瞭解,增進物產和文化交流;
二、朝廷雖提倡女子堅貞守節,但也希望她們有白首同歸的幸福,同時楚清依舊為大宣女子典範——聯絡兩國友誼的象徵嘛;
三、從個人角度講,楚清畢竟是女子,總該有所依靠,沃斯王為一國之君,權勢、財力皆在雲端,且對楚清一往情深,的確是好歸宿。
第二種聲音:該把楚清嫁去沃斯。
理由也強橫:物盡其用。
百姓吃米還要留著糠;吃肉也不扔下水;這叫做不浪費。
同樣,楚清即便不能再為朝廷創造新事物,可沃斯王看上她了,且能換回一座玉礦,為何不嫁?又不會虧了她,她可是嫁進王宮的!
當然,嫁進王宮是洗恭桶還是去餵牛那就沒人關心了。
第三種聲音:楚清該當處斬。
理由是:就算通婚,大宣那麼多年輕貌美的女子,沃斯王為何不求娶,卻盯上一個無姿無色、女生男相、見錢眼開還拖帶油瓶的婆子?
可見是早有勾結,還不知她私下與沃斯王達成了什麼樣出賣國家利益的交易呢!
如此目無國法、裡通外國、不忠不義之人,若說她沒有謀反和叛國之心,說得過去嗎?
沃斯王的國書,就是楚清叛國的罪證!
前兩種聲音雖理由不同,但方向一致,佔了大多數;後一種聲音雖然附和的人數不多,卻刺中皇帝的敏感神經。
這三天楚清沒有再闖到朝堂上來,也沒有回青瓦臺,而是被胡恆秋送到密偵司的值房暫住,等於是把她變相監管起來。
胡恆秋不得不這麼做,因為說楚清叛國,等同於說密偵司有問題,需要自查。
可皇帝還沒下定決心做出最後的結論,胡恆秋也覺得楚清倒黴,不如就近監管,也杜絕那些有心之人對楚清再生事端。
皇帝被這些聲音吵得一個頭兩個大,想去皇后那邊散散心,卻又聽到一群嬪妃在皇后那裡七嘴八舌、說三道四。
作為喜歡批次造娃的皇帝來說,這些女人簡直是來給他批次找茬的,因為她們討論的主題就兩個——
一、皇上有日子沒去我那兒了,我還想給皇上生個猴子呢;
二、你們說,那個楚清有什麼好的,怎麼沃斯的國王還能看上個寡婦呢?
這也是第一次,皇帝批次聽到自己和楚清的名字同時出現。
煩不勝煩的皇帝連個面都沒露就又回到御書房,這些人,眼不見為淨!
可是,一人獨坐,卻又思緒飄遠。
一身紅衣的楚清,似乎在腦中紮了根,只要一靜下來,就能想到她,皇帝說不上那是一種什麼心態。
他一開始以為,就像書櫃上的那些書,既然屬於自己,那就想什麼時候看再什麼時候看,最後被束之高閣去落灰。
一旦別人看到這本書,想得到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竟是孤本,內容也獨特,然後就捨不得了。
可這幾天他又發現不僅於此,他好像很想見到楚清。
他不停地回憶與楚清每一次交往,每一次的形象都不同:穿黑色密偵司制服的楚副千戶、穿湛藍長袍喜迎開業的楚東家、穿棗紅色褙子給手下主婚的楚老大……還有那個穿著大紅五品官服的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