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開明”君主沃斯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沃斯王調查到楚清用“飛火面兒”進行爆破採礦,他派人去試驗數次,卻達不到效果,便疑心楚清的“飛火面兒”也是她的發明。
這樣的人,為何不攏到自己身邊來?
近些年各部落均與大宣在互市上交易甚多,且有日益壯大之勢,王城對他們的控制也日漸薄弱,這不是好現象。
但把他們最大的交易物件弄到自己身邊,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牽制;而且楚清這個人能力不容小覷,若能為己所用,或許會使王權更為穩固。
即使不成,沃斯王多方出擊製造輿情之下,必然造成楚清謀反的既成事實,楚清也將不得不嫁過來,這不比四王子那種小打小鬧要高明得多?
還有,四王子比沃斯王更為注重床笫之歡,或者說,更為注重子嗣,以至於夜御數女,可卻也所獲甚少,這也迫使沃斯王急於打破血統限制。
四王子都快把自己榨成人渣了,整天慘白著一張臉頂著兩個黑眼圈,生的兒子也沒幾個,且還不知道會不會和自己一樣,到底該叫兒子還是兄弟抑或是小叔叔都未可知。
與其等著他們弄個輩分不清不楚的孩子,不如自己再生個繼承人出來。
大宣女子生活比草原優渥,生育能力不低,遺傳之症也少,就算沃斯王族“種子”稀有,但只要勤於開墾,不怕無所出。
再說,大宣女子向來保守,講求“三從四德”,視夫為天,且忠貞不二,即便死了丈夫也不會改嫁,與沃斯女子完全不同。
那個楚清不就是個寡婦嗎?
她們即便是為求得子嗣,也不過燒香拜佛而已,而不會想著去“借種”,沃斯王認為,這種品格反而要高於保持樣貌的血統。
還有,縱觀其他部落子民,凡是通婚的,不都人丁興旺,而且健康強壯嘛。
既然打著娶個大宣女子的主意,那不如干脆就娶楚清,如果生出孩子,相貌自不必提,必然隨父,而有個聰敏的母親,就算繼承不了智慧,也能得到其母的教導。
可是,沃斯王族不允許與異族通婚,打破祖制並非易事,必須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因此便有了“通婚”之策。
沃斯王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大宣就算殺了楚清也不放人——那就發動戰爭!
正好開春是糧食最緊缺、最難熬的時候,如果楚清因謀反罪被處死,那正好開戰,打著為“心上人”報仇的名義,能搶糧食就搶糧食,能搶一國那就更合心意!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窮國為什麼喜歡戰爭?因為不懼損失,因為原就是無本買賣。
從改良人種的角度講,沃斯王真的算是開明君主了,可從楚清的角度講,恨不得能手刃了他。
沃斯王此計,與當年的武繼昌看起來如出一轍,卻又更為惡毒。
當年的楚清所擁有的家產不多,武繼昌更看重的是鹽鐵的特許經營權,且不涉及謀反之說。
胡恆秋私下曾與他妻子談論過楚清,如果當初楚清真的同意武繼昌的求娶,這二人聯手,恐怕武繼昌很容易做大,頂掉他這個指揮使也只是早晚的事。
楚清的創新和斂財能力都在武繼昌之上,而武繼昌又掌著執法權,這二人若組成“夫妻檔”,那大宣可真就要在短短几年內平添一個誰也打不動的豪強,世家危矣。
雖然胡夫人說楚清如今自己也做到了,但在胡恆秋看來,如今的楚清只是表面光鮮,卻無根基,十分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