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卓耀抿了抿嘴,老大好像在說燒烤,眼中卻沒溫度。

楚清:“今天如何放炮,你都看懂了?”

卓耀:“嗯,大概懂了。”

楚清:“大概不行,你要全都看明白,然後把人都給我教會。”

卓耀:“老大,你這是要跟誰打?”

楚清:“不知。但是我們不能再被動下去。”

卓耀點頭:“嗯。”又抬頭看著楚清:“老大,不管跟誰打,我會衝在最前。”

這是一種保證,保證他足夠忠誠。

楚清搖了搖頭,問:“你父親……可能聯絡得上?”

卓耀低下頭:“還沒……”馬上又補充:“老大,他是他,我是我,我不會背叛咱……”

楚清制止了他的話:“人都有軟肋,只要你不害小寶,就不算背叛,生為人子,當以孝為先,我不會讓你打頭陣。”

兩個人誰也沒說與朝廷對抗,但意思就是與朝廷對抗,不然,不會涉及到卓耀父親的安危。

“這事兒先不說,”楚清說道:“你要與呂師傅和工匠們對接好,要懂得這些火藥如何使用,再教給大家,懂?”

卓耀保證道:“我會一眼都不落的看明白、記清楚,還會把嘴巴閉緊,半個字都不會外露,就算有一天……我也不會說。”

楚清能夠繼續用他,而沒有趕走他,還讓他接觸這麼機密的事情,並委以重任,卓耀知道這是天大的信任,他不會辜負。

他甚至聯想到,如果有一天他被嚴刑拷打,都不會吐露關於火藥、火炮的半個字。

就算是拿他父親威脅他,他也不會說。

因為真到了那樣的時刻,他說與不說,都不會留住父親和自己的性命。

沒人會給叛徒留下生機,只不過可能死的不那麼利落,會受到殘酷的折磨。

其實,楚清並不願與朝廷對抗,沒有勝算不說,單說原因,並非皇帝非得要她死。

這次“謀反事件”讓楚清看明白,真正想要她死的,是那些被她觸動了利益的人。

一個國家的產能就那麼大,市場也是有限的,楚清的穿越給這個世界帶來新的資源,比如棉花,也加速了一些工業上的進度,比如鍊鐵,這就開闢了新的市場。

如果把大宣比作一張大餅,那麼這張餅的大小、厚薄一直很穩定,而吃這張餅的人也是定數。

可楚清一來,不但給這張餅增大一圈,還撒上了芝麻,可是增加的這些東西,卻是楚清和皇帝兩個人分,沒有那些吃餅人的份兒。

如果楚清只是個普通人,那麼那些吃餅人有可能相互競價,以收攏楚清於旗下。

可是,楚清卻被皇帝收攏了,且她對這張餅還有繼續擴充套件的趨勢和實力,那麼,這個人最好不要留下。

否則,皇帝吃到的餅越來越多,他們還能剩下什麼?

所以,不是皇帝要楚清死,而是那些人不要楚清活。

他們想讓楚清死的辦法很多,孟家那種刺殺是最低階的手段,他們完全可以憑藉一張嘴就置楚清與死地。

比如,皇帝最忌諱、最容易猜忌的是什麼?謀反。

那麼好,楚清可以有謀反的“心思”,也可以有謀反“行為”。

謊言說上一千遍,就能成為真理;而“謀反”這個詞說上一兩遍,就足以讓皇帝戴上有色眼鏡看待楚清。

他們的一張嘴,會影響皇帝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