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未嘗不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兩個人代表兩種資源,‘封倮譽清’,收編這二人,就等於壟斷兩種資源;
而這兩個人也憑藉自己所擁有,獲得一生的安穩和富足,因為他們掌握的力量足夠大,又所處邊疆之地,適合籠絡,而不適合逼迫;
所以,咱們也得弄個根據地,還得設得遠些,一來儘量不惹人眼,二來搞點兒小動作別人也不易察覺;
咱們還得有武裝力量,萬不得已,咱們且戰且退,你不是有個小島嗎?不如咱們當個桃花島主啥的;
再不成,咱就去做加勒比海盜!”
同樣是《貨殖列傳》中的一段,楚清與小寶的理解有所不同,因而對未來的設想也不同:一個準備實在不行就造反、讓孃親當女皇;另一個打算打不過就跑,帶著兒子遠避他鄉。
楚清近來也在想她那個世界裡,歷史上的有錢人都是什麼結局。
相對來說,都沒好下場,除了烏氏倮和寡婦清。
烏氏倮死哪兒了不知道,寡婦清卻是死在咸陽的。
也就是說,秦統一全國後,為削弱豪富之家的經濟實力、從而降低他們的政治影響力,秦始皇曾多次大規模的強制性遷徙,使其脫離本土,巴寡婦清亦在其中。
巴寡婦清那麼厲害,坐擁那麼大的家業,豢養那麼多的私兵,卻是死了以後才被秦始皇把遺體送回巴郡進行安葬的。
不過,好歹是比沈萬三強多了。
楚清從中得到的啟示是:要佔地理優勢,要有私人武裝,要仗義疏財、不以財富自大而博得好名聲,也讓帝王減輕警惕之心。
楚清要是知道她兒子有讓她稱霸天下的心,恐怕得摸著兒子的腦袋教導:“中二”是種病,得治。
想當皇帝?首先要有名分啊。
名分中最大的成分就是出身和“血統”。
要麼有皇族血統,就算弒父殺兄獲得皇位,也算是“正統”;要麼出身顯赫,才能聚攏人心。
沒有血統、也沒有好出身,那就要想些歪門邪道,比如陳涉吳廣幹過的“魚腹藏書”、劉邦編造自己是赤龍之子。
就連李淵出自隴西李氏,也算豪門大族了,卻也不如當時最有威望的門閥“五姓七望”傳承久遠,血統不如人家高貴,於是就把李家滿門戶口都掛靠到老子李耳身上,為人家立廟,追封人家為玄元皇帝,稱之為“老君”。
其次,天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九成九都是農民。
農民本身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個階級,他們需要有人來統治他們,統治者也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這種生存方式使農業為主的國家百姓都很適應,所以楚清要想振臂一呼,恐怕除了楚家那些老兵,不會有百姓響應。
再說現在大宣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一無戰亂,二無暴政,三非災年,好端端你就拉開架勢要跟皇帝決鬥,估計不但沒人跟隨你造反不說,沒準兒還先就聯合起來把你滅了——本來天下不亂,你起什麼亂?
“孃親啊,現實點兒,先說說什麼是‘紅夷大炮’、什麼是‘沒良心炮’吧。”小寶拉回話題。
小寶意識到在“造反”這個問題上兩人有分歧,乾脆放置不談,畢竟不管造不造反,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總是有助於自保。
不管是作為小寶,還是作為孟懂,“紅夷大炮”這個名詞都是陌生的。
小寶所學的史書中,沒有唐朝及以後,沒聽過“紅夷大炮”這個名詞。
孟懂乾脆就是個喜歡玩電子產品、不喜歡讀書的小孩,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
“紅夷大炮啊,那個打的是實心鐵彈,射程夠遠,但是破壞力不夠,關鍵是費材料啊!”楚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