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子憋屈壞了,玉礦延雪線往東,是他最好的山白玉礦區,不是說玉石礦最多,而是那裡自然形成的山道比較穩固,不容易發生事故,算是他目前發現的最具價效比的位置。

“三千人不行!”四王子咬牙切齒:“楚清,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這些人馬都是偷運進來的!”

楚清則不緊不慢的回覆:“偷運?你有異議?找我大宣公使說理去吧,看看我有沒有違規之處。”

幾千名勞工都是趁著兩國條約確立之前進入沃斯的,四王子沒什麼可指摘的餘地。

四王子穩了穩心神,說道:“我可以允許你僱傭我沃斯子民為勞工。”

四王子心裡打算盤,玉礦要是給楚清開採也可以,他會讓楚清替他養三千勞工,而勞工是他自己的,自然不會用心幫楚清做事,到時候反而可以讓楚清收穫甚微。

楚清:“你不必在人數上控制,大可以也往我大宣派去勞工,我們都不嫌你們這兒窮呢,讓你們去我們大宣享福,估計沒人不樂意,你若不信,我們問問沃斯王的意見?”

這話把四王子氣得夠嗆——大批玉石都被你們拉走了,還說我們沃斯窮?還要問沃斯王?非要拆我的臺是嗎?

四王子覺得有七竅生煙的趨勢,他吼道:“你得寸進尺!”

楚清:“不服來戰!”

心機、手段,只在勢均力敵的時候才用得上,只要有實力碾壓,完全不需要耍計謀,直來直往就好。

雖說楚清不過一個小小官員,而對方是一國王子,從階級上說相差懸殊,但,拿捏住對方短處,也是實力的一種。

所以,無需太多廢話,四王子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

很快,楚清絲毫不違反兩國和約的同時派出六支商隊,每支商隊帶領五百人,共計三千人進入沃斯。

五月中旬,養好傷的小寶帶著一隊人馬就跑去沃斯王城的吉薩街,在大宣公使館斜對面開了間“白宮”,酒樓。

反正不在大宣境內,叫“宮”沒人管。

要不說還得是地廣人稀的沃斯國,王城大的出奇,不比左賢王的和索特領地小多少。

公使館佔地就不小了,四王子那處鋪面佔地更大。

光是鋪面本身就有大宣京都兩個青瓦臺酒樓那麼大,想想也是,人家都能把烤全羊搬到室內,地方小了可怎麼行?

不但如此,酒樓前院和後院都有好大一片場地,前院地上插著好多木樁,據說是用來拴馬拴駱駝的,後院是供貴族們摔角和打馬球的場地。

小寶不認識這裡的貴族,也不打算與他們打馬球,他圍著後院開了一圈梳櫛鋪、腳店、布莊、銀樓、香水行、妓館和戲院。

梳櫛鋪就是理髮的地方。

大宣的梳櫛鋪一般只負責給顧客進行沐發、梳頭和給鬍鬚修型,但是沃斯國沒有《孝經》,不必顧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相反,他們都有剃髮的習俗,還會自我設計髮型,比如腦瓜頂只留一撮三角形的小劉海,用酥油抹的油亮油亮的,然後再把後腦勺的頭髮一分為二,梳兩根麻花辮再對摺捆綁。

這除了是他們的審美需求之外,也是沃斯人解決寄生蟲病的需要。

沃斯國比較寒冷,他們很少洗澡、洗頭髮,再加上常戴帽子或包頭巾,裡面的小蟲蟲品種可是很多的。

而且這些小蟲蟲還是吃酥油長大的,繁殖能力強的很……

腳店小是旅館,裡面都是大通鋪,價位便宜,專供大宣人歇腳、打尖。

布莊好說,就是成衣鋪,專賣大宣中低檔價位的衣服,因為小寶說:“以後會有更多的大宣人來做買賣,沃斯國太冷,總得讓他們有買冬衣的地方。”

對於這一點,小寶手下那些會眾沒人信。

他們一致的看法是:甭管哪國人的錢,都得賺,就算大宣人在國內沒給小寶的生意貢獻銀錢,來到沃斯也得扒層皮給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