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預測能力:第一個提醒蝗災的就是楚清;

三、有聚攏人心、蠱惑人心的能力:洪亮、宋廷山、還有……哼,胡恆秋,甚至連卓耀似乎也站到她那邊去了,不然為何長久無訊息傳回?

“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是楚清說的吧?多會蠱惑人心!

四、有斂財的能力:朕只佔她收益的兩成,她可拿著八成呢!

五、有一定的治國之才,至少也是擾國、干政之才:不然朕為何會允准她推廣棉花?為何她能夠把沃斯國的輿情掌控於手?

甚至還能干涉到沃斯國的農業大政,讓人家改糧田為棉田?

以上種種,這樣的人再握有兩個軍的兵力……雖然沒有武器吧,可就算是鍬鎬也不容小覷!

況且,楚清這麼有錢,私造兵甲……也是有可能的吧?

當懷疑的種子一旦發芽,就像開啟了潘多拉匣子,楚清過去種種貢獻就變成她會謀反的證據。

皇帝的手越攥越緊,額角的青筋也越隆越高。

胡恆秋心中戰戰,只感覺皇帝隨時要走火入魔。

****************

可以說,關於楚清“謀反”這件事,楚清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不能與大環境作對呀……楚清想著,呀呀個呸的,大環境與我作對!

可是此時不能亂動,楚清按部就班地進行她的棉花推廣,她已打定主意,只要皇帝沒有下令緝捕她,她就該做什麼做什麼。

她需要做出坦然、穩定的樣子,讓人們把視線繼續集中在她身上,好能容她給小寶通訊兒。

在楚清通知小寶不要回來、就在沃斯躲一段時間的信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小寶已經踏上回國的征程。

似乎有暗流湧動,大宣整個國家的角角落落開始發生變化。

南方一些州府的棉花此時已經採收,卻運不出去,因為排不上船號,也不知怎麼,最近河上船少了許多,還有很多河段的買撲渡最近檢修船隻,都不租賃了。

就地加工也行,可是好多家棉花加工點相繼關門,說是內部修繕,得等上一個月才能開門。

各地物價開始不穩定,一些熱銷物資變得奇貨可居,一問,竟是因為供貨不暢。

因何就供貨不暢了呢?有說是僱不到挑夫租不到馬,也有說是租不到貨船或者供貨商那裡本身就斷貨了。

很多地區需要秋季施肥,可肥料也斷貨,農戶只能自己挑了糞水澆地,卻生了很多蟲子。

聽說狗尾草水能殺蟲,本是好事,結果到處租不到、買不到噴桶,只能靠著全家老小齊上陣,一壟地一壟地、一棵苗一棵苗地塗藥水。

民間的生活瑣事按說應該干擾不到脫離凡塵的書院、學院,但是,學子們如今也有些躁動。

許是去年鄉試考題涉及時政較多,如今學子們依然將時政作為主要探討內容。

尤其近期楚家的商鋪都被以“房屋安全存在隱患”為由封鎖,每日有穿制服的官員進出,此怪相成為學子們對時政討論的切入點。

南方的學子從討論楚家店鋪為何被封鎖,到討論這些店鋪出現前後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再到女子為官、非科舉入世的利弊;

北方的學子討論封鎖楚家商鋪後真正受益的是誰,損失的又是誰。

也許這種討論內容的差異,是源於楚清在南北兩方的影響力不同吧,反正如今楚清成為全大宣百姓日常對話中被提及次數僅次於村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