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還能這麼猜?”

小寶就笑:“唉,字認的不夠啊!那不考字了,我再出個別的——後腦勺受傷的人怎樣睡覺?”

這個問題把小木難住了:“山長,後腦勺受傷,趴著睡覺?”

小子們就反對:“趴著睡,堵鼻子嗎?不喘氣兒了?”

一個小子一拍大腿:“這個我會!後腦勺受傷,閉眼睛睡覺!”

起鬨聲一片:“廢話!誰睡覺不得閉眼睛?”

“那跟後腦勺受不受傷有啥關係?”

“可是這答案沒錯啊,不管哪兒受傷,睡覺也得閉眼睛啊!”

大家笑鬧成一片,運石頭的小子們過來了,情緒不怎麼好。

大家過去關心:“咋了,咋沒精打采的?”

於是他們說了一件事情,讓小寶大感不妙:接連三天,都有鍬鎬丟失。

丟的不多,三天,一共丟了五把。

楚家運去的工具是充足的,就因為充足,才誘人。

小寶吩咐了人在中轉倉庫值守,所以倉庫這邊沒有丟失;但是河灘那邊都是小子們自己看管的工具,並不是有專人負責看管。

“我們在河灘邊上壘了幾個石頭窩棚,要下水的時候,會把鍬鎬都堆放在窩棚裡,我們帶的乾糧也放在裡面,”一個小子說道:“但是乾糧沒丟,鍬和鎬頭丟了。”

另一個垂頭喪氣地說:“第一天我們以為是下深水的時候被沖走了,可第二天我們沒去深水處也丟了兩把,今天又丟了一把。”

小寶問:“可有什麼人靠近你們的窩棚?”

“天天都有,”小子們說道:“這不是去年咱們拉回去不少石頭嘛,估計沃斯人眼饞了,上個月咱們這片河灘多了不少沃斯人,騎馬在附近來回溜。”

小寶:“什麼樣的沃斯人?”

小夥子們七嘴八舌的說:“我懷疑是兵士,他們並不像採玉的那些人,一個個臉上兇橫得很,也不說話。”

“咱們這片河灘也就十里地,咱從來都是往河中間深水的地方探,不然光是邊上,也不夠咱們這麼多刨的呀。”

“咱們最多隻能刨一尺多深的地,再深了就不好刨,主要是不值當,回頭到了豐水期腳底下坑多,咱自己人也危險;

所以咱們都往深水裡走,只要不沒過腰,咱們就儘量把底下的石頭往邊上扒拉。”

其實這些小子們貪心了,十里地的河灘很大,不用下水,只兩側的石灘上就可以撿拾。

但是這幫小子仗著人多,搞批次作業,他們先是挖了個大坑,引進去水,然後把石頭用籃子吊進去涮。

挖石頭的分工,一人負責一塊地方,看誰挖得多;然後涮石頭的也分工,看誰涮得快;最後挑揀石頭的也分工,看誰挑的好。

挑剩下的石頭就給拉到菜地去壘矮牆,每隔五壟地就給壘起一道矮牆,給苗防風。

現在這時候山玉隊還上不了山,只派出幾十人去維修那些繩索路,所以除了做買賣的幾乎剩下的人都在這十里河灘邊。

就這樣的效率,讓沃斯人看得咬牙切齒。

千多人負責十里河灘,和沃斯人百十人負責十里地,那能是一樣的進度嘛。

現在小子們就是工具不好用,要是給個挖掘機,估計三個月就把十里地全給刨到兩米深,然後不用等三年到期,直接就回大宣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