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與給軍隊運糧食一樣,能運到的糧食不足一半,因為他們自己也得吃飯。

送糧隊為了能節省糧食,好在山上多堅持一段時間,基本都是嘴裡喊著一塊風乾得像木頭一樣的牛肉或羊肉,靠口水慢慢軟化,只要嘴裡有點兒味道,就能騙騙肚子,堅持把更多的食物運到每個基地上。

從吃得飽飯到節衣縮食,無人生怨。

楚清對於玉礦開採的投入是大的,不止糧食,連“玉液瓊漿”酒都供應上了。

別看現在已經四月,山上依然非常寒冷,礦工們住的都是帳篷,需要先挖一個地窩子,然後把帳篷架在上面。

白天還好些,到了晚上,氣溫就下降到三九天的程度,即使穿上厚厚的棉襖,也會冷得發僵。

大家只好十幾個人、幾十人擠在一個帳篷裡,互相取暖,晚上最不好過,小子們總得灌上一口烈酒暖暖身子才能入睡。

而艱苦的環境,必須團結互助才能共渡難關,小寶的幫眾在這種嚴峻的生活環境中真的融合了。

今年註定又是東奔西跑的一年,楚清在離開沃斯前,把做奶粉的手藝交給黃忠和呂師傅。

這兩個老的,堅決不跟楚清回去,他們認為,這裡更需要他們幫忙,還有個原因——奶粉和奶片好吃。

奶粉的製作也用了最原始的辦法,用淺口平底大鍋熬牛奶,小火慢熬,邊熬邊攪,直到粘稠得像稀麵糰,再把它們塗抹在洗淨晾乾的鍋底上,等待風乾。

草原風大,不多時就幹得透透的,戧下來研磨成粉末就可以了。

不能用深鍋大火,不然就變成熬黃油了。

研磨的時候,把糖粉一併放進去,這樣製出的奶粉又香又甜,還沒有新鮮牛乳的腥味。

除了廢柴火,沒毛病。

又由此衍生了奶片——甜奶粉與牛奶和成硬團,擀麵杖上陣,再切成小方塊,可惜了,沒有模具。

還有煉乳——五份鮮牛乳一份糖粉,依舊小火慢熬慢攪,變濃稠就熄火晾涼。

五月,楚清必須回大宣了,小寶留下來監工。

做好的奶粉、奶片和煉乳,楚清各帶一小部分,這是給皇帝的,剩下的全都讓分給採玉隊。

七月初,當採玉隊的第一批玉石被運到中轉倉庫時,來瞧熱鬧的葛景泰懵了。

中轉倉庫前出現一條鵝卵石鋪就的路面,路旁一溜貨攤,賣奶粉,賣豆芽、賣蒜苗和小青菜。

還有個被架起的箱子,不知裡面裝了什麼,許多牧民在圍觀。

而倉庫前有很多人從“種人”的坑裡,把水泡過的玉石原石起出來,用鑿子小心地一點點給礦石去石皮;還有很多大型的石頭,已經被開了“窗”,讓烏不溜秋的石頭暴露出巴掌大的一塊玉面。

這是發了啊?!

葛景泰這次來真的是來瞧熱鬧的。

聽說幾日前楚清的礦那邊遭遇了一次泥石流,而且是很嚴重的泥石流,四王子就派他出來瞧樂子:“你去,看看那幫刮地皮的被砸死多少?哈哈哈,玉石是那麼好得到的?”

這些日子四王子快要氣死了,先是在開春前楚清的人就掘地三尺搞到不少玉石,都刮地皮了,應該就撿不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