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郎不是不想實話實說,而是密衛的規矩就是要守口如瓶,除非面對的是上級。

可是,人到底是有私心的。

如果說密衛這種組織在建立之初,都是一群有著愛國情懷與信仰的熱血青年,那麼,當這個組織變成一種傳承職業後,他們的子孫後代還能保持同樣濃度的信仰和情懷嗎?

不說他們的後代,就算他們自己,在有了子孫之際,恐怕對此結果也是始料未及的吧?

“但也不全是這樣。”羅大郎搓臉的動作,把一句話分為兩半:“不全是,我是惹了些麻煩,但沒有影響到二郎,只是,我爹幹滿三十年了,他是生生挺過生辰那日的子時才走的。

我們一直接不到上面的指示,也沒有辦法聯絡到上面,若是再耽誤下去,恐怕我和二郎會死在那邊而無人知曉……

我們也沒有三郎的下落,更沒有自動解除密衛職責的權利,那樣的話,孩子……”

與上級失聯了!

他們沒法聯絡上級,沒人為他們開具可以轉戶籍的證明!

“那……你們為什麼找我?”楚清問道。

羅大郎說道:“我娘知道你去了密偵司,後來也知道張銘宇竟然也是密偵司的,而在過去,沒有密偵司;

還有,我在沃斯也聽說過你,儘管所知不多,也不能確定你是不是我娘說的那個楚大人,但也還是寄了希望。”

就是說,在這邊遠的地方,他們是很久以後才知道有密偵司這麼個部門?

“那你們的上級就一直沒有通知過你們?”楚清問道。

羅大郎:“自弘正三十五年後,我們再沒有接到訊息。”

楚清無語了,這是組織上把你們忘了吧?!

還能有別的可能嗎?

在楚清那個世界,軍統的美女特務潛伏大陸三十年,被組織遺忘,最後嫁給農民,生八個娃,過起相夫教子的生活。

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

還有因為時代變遷而更名改姓的,比如那個世界的八十年代,所有的戶籍都是手寫,到九十年代末才逐漸開始錄入電腦,連身份證號碼制度都是在九十年代最後一年才開始,這其中有多少人的出生日期、名字都是錯誤的?又有多少就用這些錯了的資訊度過半輩子?

羅家是在新老皇帝交替時接到的任務,被遺忘掉的可能性太大了!

難怪楚清這樣想,她加入密偵司有幾年了,卻從沒聽說有密衛這一說,連暗衛這個詞都是她的猜測,也並沒有真正聽到過,更沒有任何資料流露出來。

密偵司這個部門是在慶德皇帝登基後才正式成立,京都的百姓或有所知,也是源於梁王等幾位皇子一一被捉,而天下百姓是聽都沒聽說過。

真正知道密偵司這個部門,恐怕也是在東倫國變成新倫州之後了。

還有,根據羅大郎的講述,楚清認為他們這些密衛可能執行的是臥底工作,而且他們是有去無回的“敢死隊”。

沃斯人和大宣人人種上的差異比較大,雖然他們各部落都有差異,未必都是高鼻深目,但是有個通性,就是骨骼大、顴骨高,而且厚唇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