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楚清母子短暫相聚又分離,很令人遺憾,但各自都有事情要做,畢竟人生茫茫,碌碌斷腸。

小寶這邊幫派內部整合,但名稱依舊,世面上依然是丐幫、鹽幫和船幫,只是內部知道,已經變為船幫部、鹽幫部和丐幫部。

小寶忙於幫內結構調整、任務分配,楚清那邊,也沒能再閒下來。

原本以為在假期中督導棉花采收工作,算是加班,順便還能照顧自家的禽肉類生意,卻被一封喜帖打亂了節奏。

易斌理事處派人給楚清送來一封信,拆開,裡面除了信還夾了張喜帖——張銘宇要結婚了!

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紅豔豔的喜帖讓楚清笑得合不攏嘴:這小子,當初把我騙進密偵司的,也有你一份,看回頭不灌醉你!

記得當初張銘宇說喜歡“蔥花味兒”的姑娘,這次一定要去看看,三十大幾的人了,別人帶著孫子參加他的婚禮,看他好不好意思!

看夠喜帖才去看信,信上不清不楚、未盡其意的內容讓楚清摸不著頭腦:

三個村合為一“裡”,吳大郎任里正,局面一片大好,今年莊稼應該不會減產,三胖老孃要不行了;

村裡學堂又惹來大人物覬覦,里正不得不請來徐知縣才勉強擺平,三胖老孃不行了;

今年三個村合力擴大了楚清的豆油基地,並開荒了上千畝荒山,三胖大哥回來看老孃,不過三胖大哥也不行了;

楚清,我結婚,我和我姐特別希望你回來,三胖老孃也希望見你一面,大家都很想你,你一定要回來看看。

信末不是敬語,是“務必,切記”。

自打楚清成為副千戶後,張銘宇從來沒有給她寫過私信,這還是頭一遭。

楚清不知道為什麼要數次提起三胖老孃,還有那個三胖大哥,難道國戰都結束好幾年了,他家還沒團圓嗎?

兩個多月前在吉州時,沒聽說有這麼多事,怎麼突然事情就出來了呢?不管怎麼說,楚清打定主意要回去一趟。

張銘宇也好、吳大郎也好、白樺也好,在楚清剛穿來時他們都是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的把楚清領進密偵司的人。

如果沒有他們,楚清不知道會在那個小小學堂棲身多久,未來更不可知,他們是冥冥之中的引路人。

這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是途中回了一趟新倫州,利用職位之便搞些豆鐵錠,親手給打了一對這個時代的“不鏽鋼”厚背闊面鬼頭刀,形制與過去送給張銘宇那對兒一樣,只是為了好看,刀背上給裝了銅環,刀柄也請工匠加裝了雕刻蟒紋的銅片。

用紅木匣子裝好,外面綁上紅綢帶,還惡作劇地打了漂亮的蝴蝶結,準備送給張銘宇做賀禮。

又讓黃蓉她們給準備不少的好藥材,一併帶回去,不是說三胖家兩個病號嘛。

上次回來,只拜訪了吳村長家和謝先生家,其餘人都沒有去走動,三胖媳婦的面更是都沒見到。

應該說這些年來,只要楚清回村,三胖媳婦都會繞道而行,楚清一直以為是相看兩厭,眼不見為淨,卻不知,三胖媳婦是再不敢得罪於她。

所以楚清現在想起三胖媳婦這個人,不禁還是皺了眉頭,這次要去看看她婆母,就免不了要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