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店外也擺了桌子,頗像楚清那個世界的大排檔。

可飯菜卻很貴,災年,糧食漲價,飯館成本就高,客人也就越少,而鋪面的租金可不少收。

為了保本,飯館只能把價格一提再提,結果客人就更少,簡直是惡性迴圈。

因此,楚清的人一到,幾家飯館的掌櫃都像看見肥羊一樣,眼中露出精光。

護衛們三倆一夥,並不走在一起,看不出都是一家的人,他們分散在附近幾個飯館門口的“大排檔”,與其他人並桌而坐,從各個角度監看楚清那邊的情況。

楚清進入的這家飯館有自己的特色,門口掛了一塊牌子“牛”,意思是這個飯館可吃到牛肉。

這可不容易,牛作為大牲口,是最重要的農耕勞力和交通運輸工具。

要是誰家裡有一頭牛,不用問,不是村長就是里長,再不就是大地主。

大宣明令禁止宰殺耕牛,對違犯者會處以重罰,只有不能耕種的老牛、病牛,在報告相關部門以後,可以自行宰殺。

這家店能掛牌子,就說明他有供應牛肉的能力。

他們當然有這個能力。

因為這家飯館是縣丞的小舅子開的,小舅子被安排進衙門當了捕快,雖說捕快每天的任務很雜,但小舅子的任務就一個:看著殺牛。

因為牛全身都是寶,牛筋和牛角能夠製作弓,而牛皮則可以製作皮甲,這可都是軍隊重要的裝備。

因此政府對耕牛嚴格管控,所以喪失耕種能力的老弱病牛,上報衙門申請宰殺時,縣丞就把他的小舅子放出來。

牛被宰殺後,理論上講,除了肉歸牛主人,其餘的,比如牛皮、牛角,牛筋都要被衙門收走。

之所以說是“理論上”,是因為你若不給衙門來的人好處,他們就會誣你非法屠宰耕牛。

縣丞的小舅子要的好處就是牛肉,用來補充他的飯館。

開飯館沒點兒特色怎麼長久?

甭管什麼年月,總有錢多的人,只要飯館有特色,那幫人再貴也會掏錢,因為人家吃的不是牛肉,而是生活品質。

楚清就享受生活品質來了,一看門口掛了牌子,想都不想就進來。

貴不貴能咋地,咱又不是吃不起。

不但自己叫了一份“水煮牛肉”,還要求打包帶走兩份。

實在是因為“水煮牛肉”這個菜名讓楚清一下子有了回到自己世界的感覺,很想嚐嚐。

還真不一樣。

同樣叫“水煮牛肉”,做法也大致相同,但是用料卻不同。

他們用的醬,是當地的蠶豆醬,還要放蒜、花椒、茱萸、生薑、芥辣、扶留等辛辣調料,裡面還要放韭菜。

而且說叫“水煮牛肉”,卻看不見湯水油汁,味道卻非常好。

黃蓉和穆念慈這次沒跟出來吃飯,因為剛才的事情讓她們充分意識到自己確實不適合貼身跟在楚清身邊。

因為但凡有事,主子還得分神保護她們倆,不夠給主子添亂的。

楚清卻惦記她們,想打包好吃的帶回去,也讓她們能打打牙祭。

出門在外一切從簡,這倆人一天活不少幹,卻吃不到啥好東西。

沒想到因為要了三份牛肉,引起其他客人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