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收拾收拾要帶的東西,二是去理事處探探口風。

結果蔣副千戶告訴她,昨日戚知州派人往她家裡送了好些大冰塊,快把州衙的冰窖搬空了,還跟好幾家有冰窖的人家買了不少。

最後還是不夠兩個月用的,今天州衙從外地拉回來不少硝石,估計是想讓楚清拿去充數。

“我聽說,”蔣副千戶神神秘秘的:“戚大人跟傳旨的藍內侍回話說,會給你送夠用兩個月的冰,結果州衙的官窖裡化得不剩多少,又去找民窖買,著急得很,怕是不想見你呢;

可惜,冰哪是那麼好找的,誰家也沒多少;

後來他看那些小商販用硝石做冰飲,就動了念頭,讓人去陝會府購買,那邊有硝石礦,還便宜;

你今年可好過了啊,我可聽說了,那硝石雖說制不了大冰塊,但是能做小碎冰,青瓦臺的冰飲你可得給我打個對摺。”

沒想到蔣副千戶還挺有經濟頭腦嘛。

硝石啊!還是知州給的,過了明路的!

瞌睡時有人給送枕頭!

楚清以為硝石這種能製造火藥的東西應該被官府把控的很嚴格,沒想到人家隨便就送。

其實這一點是楚清多慮。

大宣的硝石礦不少,而火藥的製造和應用尚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因而硝石礦並不像鐵礦那麼被重視。

這更增加了楚清心中的想法:炸藥,必須搞搞。

煙幕彈算什麼呀。

基本上的原料楚清都能輕易弄到。

比方硫磺,在給馬達他們軍屯尋找水源的時候發現好幾處硫磺型溫泉,那時候心思單純,沒多想,現在想來,要弄硫磺很簡單。

現在又知道陝會府有天然的硝石礦;再遠點兒,沃斯國那邊甚至有個硫磺溝;實在不行,搞點兒黃鐵礦自己提煉。

這趟京都之行,楚清覺得自己好像也要“黑化”:不能低調了,低調了是個人就敢欺負她。

適應什麼社會!社會讓我適應嗎?適應不了了,社會來適應適應我吧。

想想懷裡小寶的來信,那個畫著小勾的圓圈,楚清又洩了氣——算了,只要有孩子,就沒法叫板。

還是偷偷摸摸搞事情好了,全都給小寶當保命的家底算了。

“老蔣啊,”楚清對蔣副千戶說道:“那硝石我也可以買嗎?我跟你說,硝石製冰我會,你剛才提到冰飲,我想搞一些冰鑑賣賣,利潤咱倆對半,咋樣?”

冰鑑是古代暑天用來盛冰,並置食物於其中的容器,可以說是古代的冰箱,這玩意兒楚清過去只在圖片上見過,很笨重。

這東西改良得輕便些,大戶人家肯定喜歡。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楚清要一個密偵司不會追究的購買渠道。

因為如果派人去熬硝土,一是浪費時間和人力,二是依然容易引起注意,不如直接明瞭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