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砸坑(第1/2頁)
章節報錯
端午節是楚清那個世界存在兩千五百多年的傳統節日,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據說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舉行以龍舟比賽為主的部落圖騰祭祀儀式。
先民們紛紛泛舟江上,迎接龍神從海上歸來,以期帶來幸福的生活,這也是端午划龍舟溯源的另一說法。
按照陰陽八卦的說法,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是“泰極”的正月,而到了五月初五時,開始“泰極否來”。
五月初五這一天,陽氣極盛,物極必反,陰氣開始滋生。而陰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常與病、邪相關。所以,五月初五歷來都被古代人民視作不祥之日。
因為端午節是“惡日”,五月五時值仲夏,太陽毒辣,溼熱正盛,毒蟲病菌活力強勁,人的情緒也會在這個時段達到“戾氣”的巔峰。
這一切自然而然引得人們的集體焦慮,而緩解焦慮的辦法自然就是想方設法地驅邪避禍。
所以,驅邪成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內容,由此經過千百年的沉澱慢慢形成了今天流傳下來的大家習以為常、約定成俗的東西,簡稱“習俗”。
在五月五“五毒盡出”的日子裡,從吃粽子、划龍舟、佩香囊、系五彩繩、掛艾草、插菖蒲、飲雄黃酒到浴蘭,端午節的這些流傳下來的主要習俗,統統與驅邪直接相關,本質上是幫助人們轉化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楚清把佩香囊和系五彩繩這兩項作為“慶祝”節日的專案保留下來,在自己的世界中,每年的端午,她都會給孟懂親手製作。
而到這個世界之後,她也為小寶製作,雖不精緻,勝在樣式新穎。
端午,在傳統上是祭祀儀式,但在楚清這裡,是當“節日”過的。
今年的端午,她跟小寶身處兩地,沒能親手給小寶佩戴香囊和五彩繩,這次過來就乾脆給帶來。
心意,不在乎早晚。
小寶當時就吵著要系五彩繩,不但自己戴,還吵著給孩子們也戴上。
好在準備了整整一軸的五彩繩,楚清就不厭其煩地挨個給繫上,都繫上還剩下不少,乾脆,凡是在院子裡的,不管大人小孩,有一個算一個都給繫上了,水毛毛也不例外。
倒是香囊只有兩個,是給小寶和甘來的,楚元都沒份。
楚清一邊給系五彩繩,一邊繼續剛才未完的話題:“你建議大家捕捉蝗蟲是好心,但是沒得到好結果,未必全是招了百姓反感;
人到了快餓死的時候,不是連死人都吃?那時候連人性都沒有了,怎麼還會想著神啊仙的?
所以,也有可能像我一樣,被人造謠也說不定,不過,你若真的氣了,不堅持了,那麼你當初的本意還能實現嗎?”
對啊,小寶的本意是給大家找一個不餓肚子的方法,一個消滅蝗蟲的方法,但是真就放棄嗎?
放棄倒也無所謂,反正受餓的不是自己,但是,真放棄,那就是認慫!
小寶怎麼可以認慫!
小寶一邊晃著腳腕端詳五彩繩,一邊說道:“孃親,還是你的方法好,讓他們自己打自己的臉,還啪啪有聲!
我要向你學習,不能哪裡跌倒就趴在哪裡,而是要像孃親一樣,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砸個大坑!”
楚清:“……”
之前小寶被武世榮派人綁架的事情,楚元在給她的信中說明了,但只說小寶的事情,捎帶提了一嘴“船幫幫主有相助”,其餘的沒有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