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退荒還耕(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光澤問:“你的雞苗鴨苗,打算賒到什麼時候?就這一兩個月嗎?”
楚清也想說這個問題,一直賒下去會養成不良的慣性,她不準備這麼做。
“老徐啊,我有個建議,你看合不合理。”楚清說道。
徐光澤來了興致:“你說!你說的都合理!”
楚清笑笑,說道:“咱們吉州有很大部分的耕田都荒廢了,前兩年我買下一片荒地建了織造作坊,但是荒地還有很多;
退荒還耕現在還為時過早,而且那需要很大的補貼銀和相應的政令;
但是荒地該用還是得用,這幾年消停了,無戰無亂的,家家添丁進口的也不少,荒地用起來,也利於以後分丁田,是不?”
徐光澤點頭:“是,再過十年,又一批成丁的就起來了,也得分田,分來分去還是那些荒地。”
楚清:“我的想法是,把荒地利用起來,種植牧草和養殖家禽,這樣咱們縣以後也不用賒欠雞苗、鴨苗,自己就能迴圈起來;
你看,家禽好處多,肉蛋都可以賣錢,你們要是找不到收購的商人,直接賣給我就可以;還有牧草,牧草也值錢……”
徐光澤:“哪有人去侍弄荒地!”
楚清:“過去沒人,是因為勞力少、農具少,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地裡的出息少,對不對?
地裡出息少,農戶就會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好田地上,精耕細作以求豐產、高產,但是同樣是一畝地,你再侍弄,能多產出多少來?
兩畝地總比一畝地的出息多吧?
只要出息多,百姓有盼頭,不怕沒人幹活,我說種牧草呢,是因為我能保障農戶的收入。”
楚清開始“畫餅”:“你看哈,在荒地上種牧草和養殖家禽,等於給家禽種植了草料,牧草上若生蟲害,又等於給家禽提供了肉食;
而多餘的牧草還可以賣掉,比如說賣給我,你知道我家老於和老趙辦了一個馬場,雖然他們也盤下一塊地種植牧草,但還是不夠吃。”
大宣有自己的馬場,不多,但是經營得都很吃力。
老百姓都知道大宣缺馬,真的缺嗎?理論上講,應該缺的是沃斯馬那樣好品種的馬。
但真實情況是,本土馬也缺。
缺馬的直接原因就是飼養成本高,馬不好養。
馬的消化系統很弱,不能像牛一樣反芻,所以,養馬想一次餵飽幾頓不吃,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馬不能光吃草,還需要喂料,就是糧食。
老於他們馬場,一匹沃斯馬一年光是牧草就要三千多斤,糧食四石還多,這幾乎是每二十畝地的收成才能養活一匹馬,比養活一戶人都費錢。
楚清繼續說:“而且牧草比糧食好種,不挑土地,關鍵是病蟲害也比種糧食要少,好侍弄;
荒地裡再養些雞鴨鵝,平時讓老人、小孩去放牧,捉牧草裡的蟲子;
而家禽的糞便收集起來,既可以漚肥,也可以用作繁殖蟲子,補充家禽的食物;
你算算,牧草能賣錢,家禽能賣錢,生的蛋能賣錢,連家禽的糞便你們若是不要,清理出來也能賣錢;
能見錢的事,你說還能缺勞力嗎?
現在百姓手裡的雞鴨,除了還賒欠款,他們還能有不少賺頭,讓他們少賣些蛋用來孵化,就什麼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