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神態從容的商人往前站了站,然後相互瞧瞧,旋即臉上堆滿笑容,好似剛剛看到對方一樣:

“喲!張掌櫃!有日子沒見了,一向可好?”

“呵呵呵呵,朱掌櫃,是你啊,越發福相了,差點沒認出來!”

“二位好呀!就覺著眼熟,站在後面看了半天,果然是兩位老兄!”

“咦?這不是李二郎嗎,聽說榮升大掌櫃了?恭喜恭喜呀!”

這是都想進門,碰到一起不得不打招呼的意思。

百家興笑著看他們寒暄,順便學學江南商人交際的常用語。

寒暄一氣之後就是相互禮讓,“您請”、“您先請”,請來請去,最後他們還是衡量各自所代表的東家的實力分出先後。

百家興把幾位都請進去,招待他們喝茶吃點心,讓手下人隨他們的人去貨倉隨機抽取一些樣品回來,理事處的陳押司也混在其中。

半個多時辰,手下人都回來了,彙報說都是二年陳糧,成色都差不多,百家興看看他們帶回來的樣品,確實,大差不差。

幾位江南糧商希望百家興能吐露高於之前的價格,畢竟等待倉庫擴建已經過去了幾天,價格應該繼續上漲才是。

最起碼,也得保持擴建倉庫之前的價格。

但是百家興先詢問各自帶了多少貨,種類幾何。

江南六府是大宣國的主要產糧區域,因為地理優勢,這些地方的水稻一年兩熟。

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季稻,而是再生稻、間作稻或連作稻,且由於條件的限制,產量不高,但總體要比北方的單季稻高的多。

因此,這些糧商說起話都是“我帶了兩船稻一船麥子”,或“我帶了三船稻”,這種以船為計量單位的概括性數字,且多是稻,麥極少。

百家興表現出極大的喜悅之情:“哎呀,真是太好了!有多少我們收多少!”

隨即又露出些猶豫之色。

“怎麼?”各大糧商原本聽到百家興的話很是高興,但見對方表情,趕緊問道。

可別出什麼差錯。

“唔……我沒想到你們手裡有這麼多糧食,看來我還得擴建倉庫,按照你們的貨量,我看還得再建五個庫房才好。”百家興盤算道。

這……怎麼行?你們建一個就花了五天,建五個,那要多久?

我們不幹別的,全在這兒等著?

眼見幾位商人面露不悅,百家興滿臉誠懇的提議:“幾位看這樣如何,我這個庫房先收你們一家的糧,也就裝得下一家的,你們幾位商量商量,誰先賣給我?”

這話問的!

誰先?誰都想先啊!

幾人面面相覷,惱怒之情溢於言表,卻無從發洩。

人家都說了誠心收糧,有多少要多少,錢不是問題。

但是自己這幾家,每家都沒少運來,讓誰一下子就全部吃下,存貯也確實是大難題。

光是他們自己在渡口租賃倉庫,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何況人家沒說不收,只是跟他們商議等等建倉庫的時間?

所以說,不是人家的問題,花錢的永遠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賣貨的太多了。

同行本就是冤家,現在他們相互看著,更不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