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說話有些拘謹,神情更是有話要說、卻不得不先回答問題的樣子。

雞和鴨子確實不能放在一起養,生活習性不同,混養會相互引發疾病,還浪費飼料。

“是啊。”楚清順口答應著,不再說話。

老漢等了一會兒,死捏著楚清的腰牌,下定決心終於開口:“大人,小老有話要說。”

楚清點頭:“老丈請講。”

老漢急急說道:“大人,小老失禮,就不給您叩頭了,那邊都是村裡的後生,小老怕他們看見,因為小老要說的話,可能會招禍!”

楚清有些意外:“招禍?”

老漢吞了下口水:“是,我們幾個村裡的老傢伙,都覺著今年要……要鬧蝗災!

您剛才說得對,老話兒講:旱極必蝗。

去年秋後,水災一停,地裡就好多蝗蟲鬧騰,那時候反正覺得它們也蹦躂不了幾天,大家都沒在意,囑咐孩子們多去地裡捉捉蟲也就是了,到了冬天,就算有蟲卵也會凍死。

可誰能想到去年冬天就不太冷,年前下了點雪,再就不下了,今年更是,年後一滴雨都不下!

旱得厲害啊,上個月光聽見一次雷聲,然後就啥也沒有了!

去年秋後蝗蟲雖然鬧騰得不狠,但是這東西下崽兒厲害呀!

上個月我們幾個老傢伙就去田裡挖了,哪兒哪兒都能挖出這東西!”

老漢指著蝗蟲卵:“要是這天兒就這麼一直旱下去,這東西估計能晚出來些日子,可莊稼也就該旱死了;

但是萬一呢,萬一哪天下點兒雨,這東西就會變成蝗蝻,破土而出,就得鬧災!

我們找村長,村長又找里長,商量了半天,覺得這事兒挺大,里長就去找了知縣大人,沒想到被打了十板子給丟了出來!”

楚清馬上問:“為什麼打板子?”

老漢說:“知縣老爺說里正是信口雌黃、造謠生事!知縣老爺說,旱就是旱,多去挑水澆田就是了!

再敢胡謅,把謠言傳得到處都是,鬧得人心惶惶,就要把他下大牢!連回村裡也不讓說。

里長琢磨著,可能是怕老百姓鬧著不繳夏稅,可是小老覺得,怕沒用,得想辦法呀!咱老百姓就指著地裡的出息活命哪!

光是不下雨,咱地裡就得少一半多的收成,要是鬧起蝗災,那咱們就得破家啊!

大人,小老我小的時候經歷過一次蝗災了,那時候蝗蟲遮天蔽日,十天不息,所到之處草木盡毀,村子裡餓死了將近一半的人;

就是那時候我隨家人逃荒到這裡,不逃不行,那時候到處是流民,瞪著血紅的眼睛,見到小孩就抓了吃掉……”

老漢閉了閉眼,彷彿眼前就是那瘮人的場面,只有閉上眼才看不到:“大人哪,小老今年六十五歲,從小時候那次到現在,也經歷了五六次蝗災了……

別的地方小老沒去過,但是咱這裡,隔個十年八年就鬧上一次,每次都不算太大,咱們守著山,有山果、樹皮的,好歹能挺過去;

但是這次……您看看,到處地裡都能翻出蟲卵,怕是連山裡都不能剩下什麼吃的了。”

能有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