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尤正航,一邊看不起小寶,一邊又把小寶當做假想敵,學習起來是幹勁十足,最後還能成為一對“損友”。

小寶沒有消耗體力的途徑,就改為消耗腦力。

複習複習以前的知識,翻看翻看京都學生們學習的書,對比一下學習進度,孃親說過: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但是明顯地,小寶目前這幫學習夥伴可不咋地,才過了一天,楚元和肖思寧就找藉口跳到別的船上去了。

“太折磨人啦!”楚元哀嘆,“你們可不知道,三順天天給我們唸書聽,唸完了還讓我們背!”

把三順鏢局的兄弟們聽得一愣一愣的:“你們也太厲害了,能背書了?”

肖思寧就瘋狂給楚元使眼色:“閉嘴!”

咱們什麼身份?千大順、千二順、千三順!有錢人家的公子!讀點書怎麼了?

楚元絲毫不在意:“行了吧二順,別裝了!咱倆要是有老三那麼出息,家裡能把鏢局給老三,讓咱倆當跟班的?”

肖思寧就不急了,這個藉口挺好,把剛才差點露餡的話遮掩過去了,於是一屁股坐下,也跟著哀嚎:“我寧可當跟班的!讀書太傷腦子啦!”

“是傷心吧!”鏢局的小子們就笑話道:“一讀書就等於提醒你們沒有弟弟聰明!”

甘來倒是聽鄭小柔說過,就算是豪門子弟,能夠得到讀書機會,想讀好也很難,尤其是家中庶子,想進家塾不難,但是想讓先生開小灶根本就不可能,先生會著重對嫡子的輔導。

所以甘來很生氣楚元不好好學習的態度,沒看她自己都是耐著性子坐著嘛,聽不懂就硬聽,沒準兒哪句就聽懂了呢?

於是經常有這樣的一幕:但凡兩艘船靠近些,甘來就朝楚元扔石頭,把他砸回來聽課。

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擺在眼前,小寶還有耐心教,別不識抬舉!

五艘船的人加在一起,除了小寶,“學歷”最高的也就是鄭小柔了,因此,只有鄭小柔是自始至終認真學習的“好學生”。

閨閣女子,又是那樣的繼母,鄭小柔讀過的書並不多,但是也算有個基本的理解能力,因此,小寶用楚清那套學習辦法講解書上的內容,鄭小柔接受得很快。

所以當船隊靠近大汕頭渡口時,小寶很鄭重地對鄭小柔說:“大嫂,你能透過童生試了!”

鄭小柔倒是沒什麼,百家興一臉自豪。

楚元和肖思寧總算回到小寶這條船上來,因為大汕頭渡口是鹽幫的買撲渡。

來的路上,在水牛灣渡口調教了一把鹽幫的幾個“巡檢”,算是得罪了鹽幫。

現在回程來到大汕頭渡口,要提防鹽幫的人報復才是。

今天這段河段很是擁堵,因為乾旱,運河水位降低不少,前方有大型貨船按照以前的經驗往岸邊靠近,沒等靠近卻擱淺。

巡檢只好駕著小船靠過去查船,而貨船的船工們下到齊腰深的河裡背船,把重船從沙堎中移到深水中去。

這樣一來,這條河段就擁堵起來,河水不是靜止的,各船的船工們既要控制著船不隨波逐流,保持相互間的距離,免得剮蹭,又要避開水裡背船的人,免得誤傷。

場面很是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