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新倫州的地理環境不適合大量種植農作物。

他還把楚清信裡的內容抄錄下來,讓人快馬加鞭給他小舅子送去,給徐光澤參考。

雖說楚清信中沒有明確提出蝗災這樣的字眼,但把因大旱或許會引發其他連鎖反應的擔憂說明了。

以宋廷山對楚清的瞭解,他雖然對這些擔憂不以為然,但他把楚清給他的提醒看做楚清提出的“潛在合作專案”。

跟楚清合作,他從沒吃過虧,反而能出政績,何樂不為?

而小舅子徐光澤,也是他官途上的助力和夥伴,也要提醒才好。

與宋廷山不同,徐光澤是直接把楚清當做“吉祥物”看待的,就跟蝙蝠和葫蘆代表“福祿”的寓意一樣,對楚清有著近乎“迷信”的信任。

所以徐光澤收到姐夫的信,就把全縣走了一圈,不但“勸課農桑”,還“勸課養殖”,等到他收到楚清寫給自己的信時,各縣鄉已經完成了雞苗鴨苗的分配了。

倒是吉州現任的戚知州接到信後,與宋廷山同樣不以為然,但是宋廷山照做,戚知州卻一直猶豫著沒下手。

戚知州認為今年旱情怎麼也能在端午前後有所緩解,畢竟每年的端午都會下雨嘛。

因此,他認為保證黃豆的產量最為重要,這是吉州最基礎、也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現在,朝堂之上,楚清的幾個“老領導”都遭到御史臺的彈劾了。倒是沒人彈劾徐光澤,官太小,人家看不見。

再說,有戚知州在前邊擋著,彈劾戚知州就足夠了。

站在殿門旮旯裡的胡恆秋,從袖中掏出個折得很小的紙坨坨,這是他剛收到的密報,從沃斯國傳來的。

胡恆秋一般不參加早朝,除非他認為有必要。

今天他就覺得必要,因為昨天陪皇帝在御書房,聽他磨嘰一下午了。

剛才出門的時候,傳來最新的密報,他還沒來得及看,團巴團巴塞在袖袋裡,反正現在又是言官們的主場,他索性把紙坨坨拿出來看一看。

喲吼!這個沃斯四王子很不消停嘛!怎麼著,以為言官們彈劾彈劾就能把楚清幹掉?把楚清幹掉就能解決糧食問題?

切!楚清賣不賣給你們糧食,你們以為是誰的意思?皇帝不允許,她能隨便賣?

以為解決糧食問題,你就能當上下一任沃斯王了?

左賢王確實現在勢力不足了,但人家緊緊抱著楚清的大腿哪!

胡恆秋一邊看一邊在心裡嘲諷,要不是因為身處殿內,他早就嘲諷出聲了。

國戰那次,左賢王直接死在邊境了,那位左賢王原是沃斯王后的哥哥,是幫助沃斯王奪取政權的最功高之人,最得沃斯王器重。

因此沃斯王沒有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左賢王,而是用了這個大舅子。

他死後,沃斯王還是感念他的英勇,把左賢王這個位置給了他的弟弟索男加,畢竟,王后的母族對他的統治幫助最大。

至於兒子,哼哼,除了九王子,其他的,沃斯王並不是很看好,這些兒子的私心太重了。

可惜九王子早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