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竹哨(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到肥料作坊,工頭已經派人簡單圍出兩塊地方,用來做雞舍、鴨舍。
楚清讓人給孩子結算鴨子錢。
鴨子賣出去,有了錢,沒病和沒災就選擇不要銅板,要糧食,作為工錢,並提出先預支三天的工錢。
三斤糧食,沒多少,孩子們也不敢多預支,怕“棉花大人”覺得他們得寸進尺。
沒病是這麼跟楚清申請預支糧食的:“大人,我想預支三天的糧食;
賣鴨子的錢我不敢動,因為我和妹妹想去城裡的醫館請個郎中給娘看病,要是孃的病需要很貴的藥,我們也好有錢買。”
楚清在心裡大概算了算鴨子的價格。
現在市集上的鴨子,大概一百五十文到一百六十文一斤,這是半年以上鴨子的價格,老鴨更貴,大概每斤一百八十文以上。
像這種兩個多月大的鴨子,大概每斤一百二十文,甚少有人買。
現代鴨子都是飼料餵養,二個月就能達到五六斤重。
這時代的鴨子都是散養的,而且還要看主家舍不捨得喂糧食,所以兩個月的鴨子能到三斤重就算很厲害了。
沒病帶來的鴨子超過兩個月大,也就三斤的分量。
就算全部按照每隻三斤來算,三十隻鴨子給算作一百斤,每斤一百二十文,也才一千二百文錢。
一千二百文錢,聽起來數挺大,其實真沒多少。
醫館的藥,哪怕就是治受寒感冒的,也得二百文一副藥,一天一副藥,一個療程是七天,那就是七副藥,得一千四百文錢。
像沒病他們村的村醫給開的藥,藥品不好,炮製的也不好,村醫的方子下得好不好另說,單說沒病他們家把一副藥煮三天,藥性都沒了,吃了能有效才怪。
沒病就是想好好請個醫生,開些好藥,讓娘快點兒好起來,這三十隻鴨子賣得的錢,估計也很緊張。
楚清理解他的做法,也同意了,他預支得也不多,三斤糧食,就是想給娘吃飽些,不算太貪婪。
楚清又弄了根手指粗細的竹子,現場給兄妹倆做了十個竹哨,告訴他們,對錶現好的小夥伴,可以發個竹哨做獎勵。
說真心話,竹哨這東西,挺好做的,但是軍戶區的孩子們很少能有,因為他們雖然住得離山不遠,卻不讓他們上山採竹子。
附近的山都被民戶區的村落給佔了,不是說山就屬於這些村子的,而是因為農民都窮,交完糧稅就剩不下多少,常常要進山找吃的。
軍戶們不一樣,他們種地通常不用向國家納稅,除非戰爭到非常窮途末路的階段,連民戶都需要被徵兵時,他們才跟著一起繳稅。
眼下這幾年都很太平,沒有戰爭,所以軍戶們不用繳稅,這就讓民戶很看不下眼。
他們一般不會去想軍戶們幾乎家家都少勞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家也被徵召過服兵役的,憑啥軍戶就不用繳稅。
所以民戶村為了把持山上的“資源”,堅決不讓軍戶村的人上山。
這樣一來,竹子這種在南方不值錢的東西,對軍戶村來說,反而成了奢侈品,想用竹子,得花錢買。
楚清就是考慮到這對兄妹處境不好,想要服眾估計會有難度,最好別在這上面耽誤工夫,才做幾個哨子幫他。
“天!大人竟然會做竹哨!”沒災悄悄對沒病說道。
楚清嘴角就抽了抽:我兒子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