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留下十萬軍隊駐守東倫,自己回京了。一進皇宮,洪亮就先上繳了兵符,然後才述職。之後洪亮又請旨解甲告老。

能當將軍的人沒有傻子,全看你想要的是什麼。洪亮這把年紀就想要回京侍奉老母,和妻兒團聚。至於兵權什麼的,不重要。

兵權之所以被重視,是可以用來換更高的地位,為子女鋪路,但是洪亮現在沒有升職的空間了,子女也都定型了。真沒必要。大外甥這不還有個參將的頭銜嗎。

務實比什麼都重要。不讓皇帝有多餘的想法,最安全。這也是洪亮一回京就交兵符的主要原因。

記得夫人曾有一次跟他講,楚清有回來做客,說過那麼一句話——張家軍、李家軍的,不好,這都是皇帝的軍隊。當時這話嚇得洪亮一身冷汗。

一個婦道人家都知曉的道理,自己還在為訓練出一支戰鬥力十足的洪家軍自豪呢?

皇帝宣佈晚上要好好給洪亮接風,舉辦慶功宴。

席間,皇帝大力讚揚了洪亮的軍事才能,感慨了洪亮一把年紀為國家親赴沙場,又為沒有親眼見到大將軍手刃沃斯九王子的英姿而遺憾。群臣都翻著花樣的讚揚洪亮。

酒過三巡,皇帝把洪亮叫到自己下首位置,近距離說話。這可是天大的榮耀了。通常這個位置是太子才配用的。

“愛卿啊,”皇帝說,“這些年多虧了你了!”

洪亮嘴上說著“老臣惶恐”,馬上起身要給皇帝下跪。皇帝卻一把拉住洪亮的胳膊,把他拽到自己身邊,讓坐下。

這哪裡敢!洪亮謙辭,皇帝就拉下臉來。無奈,洪亮只好挪開坐凳,跪坐在皇帝下首。皇帝可以不見外,當臣子的可不能不把自己當外人。

許是喝了酒的緣故,慶德皇帝有些唏噓:“當年若是……我這太子之位可能都……愛卿啊,朕謝你!”說著把酒盅裡的酒一飲而盡。

洪亮的歲數比皇帝可是大了將近一個輩分,可以說是看著皇帝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心裡也很是感慨。

“沒有你,朕,坐不上這皇位;沒有你,朕在短短五年內不可能開疆拓土!愛卿,你得繼續幫朕!”皇帝深情說道。

“皇上!”洪亮也顫抖聲音,跪直了再一個頭深深磕在地上:“老臣只是做了臣子的本分!是因了皇上的偏愛,老臣才能有今天!”

洪亮把頭深深埋著,肩膀微微顫抖,彷彿壓抑不住對皇上的感激。心裡卻在想:皇上啊,我真是想退休,您就甭試探了。搞得這麼深情,我差點就信了呢。

其實皇帝這話不全是試探,至少有一半是真心的。洪亮在軍事上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治軍嚴格,對戰局的判斷和把控非常精準,最關鍵的是,他從來沒有為皇上對他採取的監控手段表露過不滿。

每次出征,不是把老母親,就是把妻子兒女,主動留在京城,讓皇帝放心。還美其名曰,請皇上多看顧。這次戍邊幾年,更是隻帶了妻子一人在身邊。

這樣的人用著放心。但是軍隊不能長期把控在同一個人手中。所以皇帝別看很真誠的樣子,也是摻雜了試探的意思。

洪亮跪地叩首,心裡卻嘀咕:我兵符交了,隻身回京,連親衛都只帶了一人,就怕你不信呢,你還試探個什麼勁兒?你小時候可沒這麼多事!

皇帝過來親手扶起洪亮:“愛卿,你這是幹什麼!快坐下,咱好好說話,太久不見,朕想你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