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從今往後,他叫楚元(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大,給我們半個時辰,我們吃完飯商量商量再答覆,行嗎?”百家打破沉默。
“也好。”
楚清和小寶扒拉完飯就離開了,把地方留給他們。
半個時辰後,百家過來回話了,手裡還有一張紙:“老大,我們商量好了,十個人籤賣身契,另十個想跟著你這兒當長工。這是籤契的名單。”
楚清以為那幾個三十歲以上的會留下,畢竟年齡大,會選擇求穩。沒想到居然是這幾個年輕的,百家也在名單裡。楚清找的這二十個人,最小的十五六歲,最大的三十五六歲。
“我們這十個人,想跟著你幹。但是另外十個,歲數大了,怕更不好結婚生子,所以就想當長工。”百家解釋道。
“噢?那你們不怕找媳婦難?”楚清問道。
“我們年輕,十年後也才三十來歲,娶妻生子還來得及。再說,我們這些流民,每次只要徵徭役,我們就必須參加,不然城裡不收留我們。
徭役一般每戶只徵一個,我們簽了賣身契,就都算你戶上的,倒時候輪流去就行了。我們也能有個長期落腳的地方。
而且我們都願意跟著你幹。你這裡與我們打過短工的人家都不一樣。這兒有人情味,每天活得有盼頭。他們幾個也是平時經常跟著我找活幹的,都熟悉。
歲數大些的跟我們不一樣,他們都是曾經有過妻子兒女,現在都沒了,對成家的渴望更大。他們也想在你這好好幹活,等有了戶籍就留在村裡,慢慢攢錢成親,過小日子。”
百家又懇求道:“你能不能給他們留下當長工,工錢還按照現在的算。這樣一年後他們就能有戶籍了,也能養活自己。他們人都挺老實的,平日裡做事也踏實。”
楚清聽明白了。年輕人嘛,想先立業後成家。這倒是跟現代年輕人的想法很相近。
“行吧。他們要當長工,也行,工錢不變了,用工契約每年續簽。你們幾個要做家丁的,把出身、籍貫、經歷、特長什麼的寫一份給我。”楚清交待。
長工的日工資比短工低不少,但是能夠按月拿錢,收入穩定。百家為那幾個歲數大的爭取到了短工的日工資。
晚上的時候,百家拿來了一摞紙,是十名準備籤賣身契的人的詳細資料。每張紙上都有姓名、年齡、籍貫、從事過的職業等履歷。
楚清挨張看著,並把上面的名字和腦中的人臉一一對應。看到第四張的時候,滿紙只有姓名——張三。
“這個?”楚清朝百家揚了揚這張字最少的紙。
“我也是想跟你說說這個人。他的經歷挺慘的,不想別人知道。只與我說過。他是魚羊府人,父母是逃荒到的漁陽府。六歲的時候父母捕魚,在海上翻了船,沒了。他姐姐只比他大三歲。把家裡的錢都拿來給父母操辦了後事。為了養活自己和弟弟,他姐姐給大戶人家漿洗衣服賺錢。”百家說。
楚清難以想象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如何艱辛的長大,還要養活弟弟。
“好不容易熬過了五年,有一個雲遊的老道看中了張三,收了當弟子,也算減輕點他姐姐的負擔。他姐姐那時候十四了,有人給說親,他姐姐為了他都沒答應。一心想給弟弟娶上媳婦自己再嫁人。
張三聰明,那老道教給他一身功夫,還識文斷字。只是老道老了,張三感恩,就一直沒離開,給老道送了終。兩年前,他給老道辦完了後事回到魚羊府。
魚羊府這時已經換了知府。他姐姐都二十一歲了一直沒嫁人,攢了銀子就等他回來相看媳婦,可是偏偏被知府的兒子盯上了。
等張三回到家的時候正趕上知府的兒子和幾個富商的兒子糟蹋她姐姐,他姐姐已經沒了氣。當時就紅了眼,一刀一個全給解決了。這一下子就背了四條人命。
知府和富商們到處懸賞緝拿他,他只能草草埋了姐姐,就逃走了。這一逃就是兩年多。隱姓埋名從南邊逃到咱們北邊來,連張三這個名字都是假的。”
百家終於說完了,舒了一口氣。楚清卻憋得一口氣一直吐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