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百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是孤兒,在慈幼局長大到五歲,被人販子拐走,路上生了病,就被扔在路邊了。”這青年平淡的說,好像背書似的。
“後來自己爬到一個村看地的窩棚裡,被村人發現。因為村裡人都窮,沒有哪個家庭能養得起我,但是大夥心善,全村人一起養我,每家給我一口吃的,就把我養大了。我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後來村裡一個老人說,我乾脆姓‘百家’好了。後來東倫人過來搶糧食,屠了村。我當時去給村裡人砍柴了,逃過一劫,可回來時,村裡都沒了活人。”
小夥子的下頜角鼓了起來,一跳一跳的,暴露了他掩蓋在平靜面容下的情緒。
楚清半晌沒有說出話。戰爭是殘酷的,邊境線上的百姓生活也是朝不保夕的。
“你們今天干得很快。怎麼做到的?”楚清問。
“二十個人,分了兩組,一組清理荒地上的石頭,一組上山找木頭。”
“找……木頭?”楚清對這個短句有些不理解,不是砍樹嗎?
“嗯,找木頭。我們工具少。再說現砍的樹太溼,不好用。後山有死樹,挺乾的,正好夠用。”百家說。
後山有死樹,自己怎麼沒看到過?哪兒找的呢?
“你把糧食和菜扔下就走了,我們知道你想試試我們是不是真能在這裡踏實幹活。所以就猛勁兒的幹。”百家說道。
心思被戳穿,尷尬!
“東家放心,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活,你給的工錢也不少,我們都會踏實幹活的。”百家承諾。
“好,”楚清也爽利:“你們說,工錢月結還是日結?”
“月結吧。你能放心,我們幹活也沒地方花錢。但是你得最起碼每兩天來一趟看看。”百家擔心楚清一個女子,大家有事不好上門去找。
“沒問題。”楚清會每天都來的,自己的工程能不看著進度嘛。
看到他們自己搭建了露天土灶,楚清放下五斤豬肉就走了。得去再找一趟吳村長。這些流民需要做個登記,可別有什麼後患才好。
與吳村長說了自己的想法:
一、請吳村長明天再跑一趟縣城,讓縣衙派人給這些僱工進行登記,避免給自己、也給村裡帶來麻煩。
二、請村長幫忙通知並挑選村民,有償幫忙蓋房子。
楚清已經把給學堂做飯的活計正式轉給了張二妮,自己就不好再住在學堂裡了,她需要自己的房子。這麼大的荒地,正好連自己的住房都一併解決掉。
吳村長一聽,這可是好事情!趁著離農忙還有些日子,能讓村民有些收入。與吳村長談好蓋房子的事情,又商量了請村裡的婦女幫忙做飯,也給工錢。
又跟吳大郎商量,能不能請吳大郎幫忙進行原材料的採買。耽誤的農活由這些僱工幫忙做。而且還給吳大郎一定的酬金。吳大郎高興地答應了。楚清把採購清單和馬車留給吳大郎,就心情輕鬆地帶著小寶回去了。